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对话成都小剧场启蒙人——李京(链接)

本报记者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在“8点空间”剧院,一群年轻人正在紧张排练。“他们正在排练荒诞公路喜剧《合伙人》,这是一个讲述人生道路坎坷和人世间尔虞我诈,梦想、爱情和友情的故事。”“8点空间”总经理李京告诉记者,这部话剧的导演是中国青年戏剧导演徐小朋,演员则多来自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谈到入驻东郊记忆的原因,李京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是小剧场演出”,小剧场戏剧要求层高9米以上,没有柱子,没有台口,以方便观众看戏。东郊记忆的工业厂房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此外,这里文化氛围很浓,宣传机会也很多。”

  在成都戏界,有人将李京称为成都小剧场的“启蒙人”。“在‘8点空间’以前,成都还没有这种无台口的小剧场演出。”李京介绍道,小剧场演出是现场演出的方式,只能一次成功,而且每一场都不重复。“此前在成都,观众买票观演、演员和观众互动、接地气地创作等观念都不普及,但现在我们的观众每场都能达到六七成。”

  为了向更多成都人介绍国内外小剧场的最新剧目,李京已开始购买北京、上海乃至英美国家成熟的剧目版权来排练演出。“今年我们计划引进12部,像李伯南导演的都市情感剧《剩女郎》、《经济适用男》等,就是引进吸收创新的成果。”

  “为了留住本地观众,我们还在培养自己的导演、演员、编剧。”李京说,为了让戏剧更接地气,剧院专门拿出一些场次供原创话剧演出。“像成都本土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戏曲、故事,我们都在尝试改编、融入到现代戏剧中。”

成都东郊:定格记忆与梦想
对话成都小剧场启蒙人——李京(链接)
责编:柴逸扉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