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陕西榆林:千顷黄沙织绿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15日   第 06 版)

  农田防护网建设成效

  绿色环抱的榆林城

  毛乌素沙漠披绿装

  北部沙区绿化

  向日葵开满沙漠地

  九旬老人沙漠植树千万棵

  美丽的沙漠公园

  多年前,榆林“黄沙滚滚漫无边,风起飞沙不见天”,“四望黄沙,不产五谷”;如今,榆林翠波千顷、满眼新绿、花灿两岸、果香万里。

  “树榆为塞”川染绿

  榆林因广植榆树、“树榆为塞”而得名。秦汉时期,这里林木茂盛、水草丰美。后来,由于历代战乱频仍、垦荒不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到了明代榆林建城后,长城沿线的沙化已极其严重。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北部风沙区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6个城镇412个村庄为风沙侵袭压埋,全市林木覆盖率仅0.9%。在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每年因水土流失而进入黄河的泥沙达5.3亿吨,占黄河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面对肆虐的风沙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几代榆林人坚持北治沙、南治土,前赴后继植树造林。虽然长期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使榆林遍布绿色,但总的看,榆林的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2012年,全市尚有流动沙地50万亩需要治理,有400多万亩严重老化、退化的防护林急需更新改造,有1400多万亩灌溉林木需要更新提高,资源开发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下陷、植被枯死等生态问题急需解决。

  为此,榆林市委、市政府将植树造林作为建设塞上生态名市和幸福榆林的重要任务来抓,运筹帷幄,精心部署,从2012年起,打响“三年植绿大行动”的绿化战役。通过实施城市绿化、环榆林城防护林带、飞播治沙、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能源开采企业绿化、千村万户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八大工程,实现“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三年植绿大行动”圆满收官。全市累计投资65亿元,完成造林322万亩,林木覆盖率由30.7%提高到33%,北部沙区仅存的5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了全面治理,全市生态环境得到迅速提升。当年,在雾霾话题广受关注的背景下,作为能源城市,榆林交出了一份令人啧啧赞叹的气候答卷。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36天,较上年增加14天,其中一级优天数93天。年总降水量462.7毫米,年日照时数2672.7小时,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年大部分时间段内处于良好以上状态。

  普通人做不凡事

  石光银是新中国第一个治沙英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位定边县海子梁乡农民汉子带领群众治沙造林25万多亩,在陕北随风肆虐的流沙上建起了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1984年,石光银和其余七户农民成立治沙公司,承包了三千亩荒地开始治沙造林,为了凑齐10万元买树苗,他变卖了家里仅有的资产——84只羊和一头骡子。幸好,这一年人努力天帮忙,风调雨顺,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石光银的治沙工程初战告捷。这极大地激发了他治沙造林的信心。30年多来,石光银治理的荒沙林草覆盖率最高达90%以上,最低也在60%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石光银积极推广新的发展模式,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民在治沙中获得了实利。经过治理后,石光银将生活在白于山区的五十多户贫困户迁到这里,组建成十里沙移民新村,整理出800亩水浇地,让大家种庄稼蔬菜,发展生产,并无偿为农民提供树苗草籽发展畜牧业,吸纳农民在治沙公司中就业,实现了沙区由绿变富的夙愿。

  坚持造林治沙30多年的牛玉琴也有一身故事。1984年冬天,牛玉琴等来了治沙造林的好机会,靖边县决定将全县的荒山荒沙划拨到户,承包治理。1985年,牛玉琴承包了1万亩荒沙地,并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及借贷了4500元用于购买树苗,植树6600亩,第二年春天却遭遇沙尘暴灾害,造林全部失败。

  开弓没有回头箭,倔强的牛玉琴并未因此而气馁。她又跑到靖边县林业局向技术人员讨教造林治沙经验。1986年,牛玉琴全家住进了离家7.5公里的“一棵树”,用人背驴驮的方式运送去树苗和生活物资,雇请民工30多人,连续奋战20余天栽植杨树、榆树及沙柳等树木近10万株。就这样,牛玉琴持之以恒治理荒沙,面积从1万亩、2万亩、9万亩,直到现在的11万亩。她在30年中植树2800万棵,使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人造绿洲”。

  张应龙是进入新世纪后成长起来的治沙造林的新的引领者。他依托科技进步,创新治沙模式,将老一辈治沙人单纯的“防沙治沙”模式转变为“治沙用沙”模式,用10余年时间,让毛乌素沙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张应龙是土生土长的神木人。2003年的一天,他从北京回到神木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上游的各丑沟后,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里黄沙漫天,飞沙满眼,风刮得紧时,不一会儿就把膝盖以下全埋住了。神木作为全国百强县,生态发展却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心急如焚的他决定牵头做点事。

  张应龙以个人名义承包了秃尾河源头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42.8万亩荒地,并投入50万元,让几个朋友开始造林治沙护水。然而,50万元很快花出去了,但那片沙漠看不出有任何变化。为了不被人笑话,也为了自己的理想,张应龙毅然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治沙农民。尽管期间遭遇许多挫折,但张应龙治沙造林的脚步从未停止。截至目前,张应龙已累计造林36万多亩,栽种树木2500多万株,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从5%提高到65%左右。

  再打一场攻坚战

  尽管半个多世纪来榆林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榆林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加之过去绿化欠账太多,所以从总体上讲,榆林还是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地方。经过大量的调研、讨论,榆林市决定从今年起开展连续5年的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

  根据《榆林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实施方案》,从2015年至2019年,榆林计划每年完成50万亩共计250万亩的造林任务,到2020年,全市的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以上,基本形成乔灌草相结合、针叶阔叶树相结合、自然景观优美的比较稳定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实现道路河流林带化、城镇乡村园林化、环城林带风景化、矿区景点生态化、农田牧场林网化的良好生态环境,建成“南部林果飘香、北部绿染沙漠、矿区绿化美化、城乡翠绿环绕”的绿色生态榆林。

  《实施方案》以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大发展、大提升为核心,以“八大林业工程”和“五个百万亩基地”为抓手,坚持城市与农村、生态与经济、整体与局部、政府与社会的“四个结合”,全面推进榆林的新一轮绿化。

  根据《实施方案》,从2015年启动的新一轮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包括城市绿化工程、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沙地治理提升工程、千村万户绿化工程、林木资源保护工程、河流水系绿化工程、资源开采企业造林绿化工程、林业产业化建设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并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建设樟子松、长柄扁桃、优质红枣、“两杏”和沙棘五个百万亩造林基地。

  新一轮生态绿化建设大行动总投资80多亿元。榆林将积极寻求资金来源多样化,形成全社会合力投资绿化事业的局面。为确保新一轮绿化大行动顺利推进,榆林在汲取第一轮植绿行动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逐级夯实责任;认真搞好工程监管工作,提高造林质量;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工程效益;加强科技支撑引领,注重成果应用以及坚持依法治林,积极保护造林成果等。

  预计到2019年生态绿化建设大行动工程实施完成后,榆林将新增林地面积250万亩,林木资源总量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改善,林木植被盖度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新增林木每年可释放氧气55.1万吨,年均固碳20.57万吨,年均可吸尘99.6万吨。生态系统将更加稳定、更趋于自然状态,生态文明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榆林治沙精神

  一片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一群生长于此的普通群众。数十年间,从荒漠连片到满眼翠绿,陕西榆林的旧貌换新颜引人深思。究竟,沙漠是怎么改变的?树,又是如何种活的?

  这一切要归功于榆林“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正是榆林人不信邪、不服输、不守旧的勇气和坚守,造就了今日人与自然的和谐。荒漠绿洲,脱贫致富,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那么,榆林治沙精神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何来如此威力?

  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沙荒”“沙害”“沙灾”成为榆林最主要的生态灾难,千百年来,“沙进人退”成为榆林沙漠化的真实写照。沙漠治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豁达豪放的榆林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毫不畏惧、一往无前、迎难而上,表现出不畏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榆林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产生过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论是在争取翻身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治理沙漠保卫绿色家园的和平建设时期,榆林人民都表现出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这种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同样一定会在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小康榆林的征程中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治沙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需要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治沙的过程既是治沙人砥砺意志的过程,更是理想信念提升的过程。

  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治沙不仅要有无畏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更要有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榆林不仅实现了治沙体制机制的深刻变化,而且推动了治沙理念的不断提升,从石光银积极推广的发展模式,把“治沙”与“治穷”、“致富”相结合的体制突破,到张应龙变“防沙”、“治沙”为“爱沙”、“护沙”的理念革命,从上世纪“引水拉沙”、“飞播造林”,到“四位一体”防风固沙体系的提出,我们深刻感受到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在治沙中的巨大作用。治沙的过程也是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过程,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使榆林成为全球沙漠治理的样板,实现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逆转,更是推进改革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建设小康榆林的精神基因。

  (李晓春)

陕西榆林:千顷黄沙织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