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多帮助那些被动“啃老”人群

■杨 迪 华侨 48岁 英国北京商会会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就我所见,“啃老”现象在华裔家庭中更多一些,英国人家庭则很少出现主动“啃老”的情况。在英国的失业人群中,只靠父母接济生活的人也就是“啃老”者是极少的。即使有些年轻人出于各种原因不工作,那也更多的是靠领救济金为生,而不是“啃”父母。

  如果要对“啃老”现象做个界定的话,一种是主动“啃”,就是不想工作故意“啃”父母;另一种则是被动“啃”或是部分“啃”,有的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有的是因为收入不够。对于被动“啃”或是部分“啃”的现象,我们的社会要多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在经济上自立,不要片面地将之划为“啃老族”并大加指责。

  通常而言,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容忍度是很大的。有的子女可能经济上“断奶”时间会更晚一些,但只要年轻人还是上进的,那就不妨宽容一些。但是,有的家庭经济富足,父母主动让孩子“啃老”,这种现象是要不得的,可能会导致炫富。

  要想减少“啃老”现象,最管用的是要大力增加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帮助年轻人及早工作。

  我们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收入,年轻人自然就不会“啃老”了。我在英国从事项目投资管理、在中国国内也投资了企业,我认为,特别要扶持能吸取大量劳动力的中小企业,要给予用人的鼓励政策;另外,还要加强社区服务、社会心理辅导,对那些“懒汉”做心理辅导,减少依赖心理。这一点上,德国经验可以借鉴。德国老年人口多,很多的社区工作都由老年人承担,他们会去说服那些不工作的年轻人主动就业,这样一来,整个社会上就形成了不工作就可耻的氛围。据我了解,这也是德国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

  本报记者 叶晓楠整理 

拒绝啃老有多难?
华侨华人话啃老
多帮助那些被动“啃老”人群
意大利人和中国人观念相近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