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以美食概念为主打的电视节目火热荧屏。如何突破“眼球经济”的从众趣味,让节目既引人瞩目又具备温暖情怀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利益的共赢?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中国味道·寻找家常菜》悄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聚焦普通人的传家手艺,传承中华美食文化精髓,讲述美食故事背后的坚守和感动,展现和谐温情的多彩人生。
中华美食蕴含着醇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总结、流传下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以食为天”,中国的烹饪文化凝聚了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和情感,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记忆。烹饪文化作为一种文明载体,自身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中,也在描绘和构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图景。因此,“寻找传家菜”的看点,不只是美食本身,更重要的是菜品传承和创新的背后、菜品传承人或创新者身上所蕴含的浓厚的中华文化基因。传家菜的设定以普通人为切入点,围绕着“家”和“历史”,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完美诠释了“民以食为天”背后蕴藏的真善美。
当喧嚣的浮夸成了潮流,我们不禁要问:复杂善变的就是好的吗?46岁的郑树国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把简单的做好才是最难的,坚守和匠心才是最可贵的。郑树国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锅包肉”这道菜的第四代传人。一道工艺看似简单的“锅包肉”,在郑树国手中成为一门艺术,一份值得广为传播的文化财富。面对“100万元买断技术,并且合作开专门店”的合作条件,郑树国委婉拒绝。他提到自己的家训:“将来无论生意做多大,无论多有钱,都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手艺人的本分!”面对不菲的金钱诱惑,郑树国不为所动,坚守自己的传统小店,并提出“500元教会,愿正宗的技术广为传承”的心愿,让在场的所有人惊讶之余,也由衷地为他鼓掌喝彩。
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利益的诱惑如何保持忠诚的情操?出自三代厨艺传承世家的客家人郭科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郭科带着祖传的烹饪秘诀和创新的烹饪技法,以一道“姜蓉鸡”征服了所有评委,多家企业开出优厚条件邀请他合作经营。郭科谢绝了所有的合作邀请,理由是“菜可以转让,人不会离开。自己不会背叛现在的老板”。他的忠诚赢得了全场所有人的起立致敬,并最终收获了180万的高额技术买断,这不仅是对郭科厨艺和菜品的认可,更体现了对他忠诚品德的由衷赞赏。
对年过花甲的高燕来来说,一道几近失传的惠州传统小吃,既是藏于市井的传统风味小吃,更是老人家儿时记忆中的父亲的温情。独特的烹饪手法,让普通的食材有了令人惊叹的独特口感,其中还蕴藏着花甲老人高燕来与自己父亲之间在58年前的一段温暖父子亲情。《中国味道》的舞台让“酿春”这道几近失传的地方小吃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更大范围的传承,也传递了简单朴素的美食中几代人的浓浓挚爱亲情。
节目中,心口相传的烹饪技法、触动心灵的传承故事,都被以一种符合时代审美的方式崭新地呈现出来,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生活智慧通过美食技艺的传承绽放异彩,由味觉记忆这个直抵内心的角度,从一道道耳熟能详的馋人美味传家菜开始,展示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全民族的坚守。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故事通过《中国味道》,走向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