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生态乡村妆点“长寿贺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02日   第 03 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右三)到贺州市昭平县调研指导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唐仁健(左一),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范晓莉(左二),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左四),贺州市长李宏庆(右二)等领导陪同调研。

  钟山县回龙镇茅粟岗村景色宜人的休闲小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右一)在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右二)的陪同下到钟山县回龙镇茅栗岗村调研生态乡村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黄显阳在贺州市副市长刘国学陪同下调研。

  富川县柳家乡下湾村绿化

  今年以来,“生态乡村活动”在广西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不断探索有益经验。对于生态乡村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强调:“要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起抓,把山、水、田、路、林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理念贯穿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科学规划设计,打造一村一景一韵生态景观。”

  12月1日至2日,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将在贺州召开。这一消息,让奋战在贺州村屯绿化工作一线的干部群众倍感兴奋。

  “交流会选择在贺州召开,这是对贺州村屯绿化工作的充分肯定。”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说。那么,贺州的生态乡村建设有何经验?是如何解决资金、土地等共同困境的?

  深挖乡村文化内涵

  走进长寿之市贺州的农村,到哪儿都能感受到村落的绿意盎然和村民的闲情自怡。

  在钟山县凤翔镇底村,一幢幢别致的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围坐在村头枝繁叶茂的古樟下弈棋、聊天。

  在富川县秀水村,有状元楼、进士楼、雕花石鼓等古建筑古物奇迹,享有“宋元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之称。在村落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空地上,都种植了特色花卉和树木,给人“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感觉。

  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贺州严格标准,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创新编制“五个一”建设标准,即: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在整治“空心村”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农民休闲公园、一条环村绿道、一个文体场所、一处水面景观、一个整洁环境。2015年,贺州市实施绿化村屯2499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村屯342个、市级精品村屯25个、一般村屯2157个。

  贺州市长李宏庆说:“我市通过创新‘突出群众参与主体、深挖乡村乡土内涵、打造生态乡村精品、壮大乡村生态产业、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五项举措,统筹推进‘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水源净化、村庄整洁化’,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扎实做好生态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群众参与主体

  生态乡村活动涉及乡村基础设施的项目更多,需要的财力支持更大,需要的土地空间规整。资金从哪里来,土地瓶颈如何突破,成为各个乡村的共同烦恼。

  千难万难,调动群众不难。在钟山县凤翔镇底村,该村自发组建施工队伍,村民自筹资金45.09万元,投工投劳5300余人次,拆除破旧危房100多间,全村动手打造生态乡村。像底村一样的村庄,在该县还有不少。该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各乡镇村屯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村民代表作为理事会成员,共商美丽家乡建设。

  贺州市委副书记唐毓流表示,作为一个缩影,钟山做法反映出贺州创新经验:资金,用杠杆撬;土地,向闲置要。用农村的办法解决农村的问题,用群众的办法干群众的事。

  就资金而言,比如钟山县创新推行“三自一补”(即自筹资金、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财政奖补)生态乡村建设模式。八步区大力推行“两筹两补”(即“区财政按群众自筹清洁乡村保洁经费1:1比例给予补贴,区财政按群众自筹生态乡村建设资金1:1比例给予补贴”)财政奖补政策模式。富川县实施“五个一”(即上级拨一点、村委出一点、群众筹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模式。昭平县采取“一投一筹”(即自治区财政投入及群众自筹)方式。平桂管理区实行“三投”(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及群众投工投劳)模式。融入农村,创新模式,贺州各地很好地解决村屯绿化专项活动资金不足问题。

  就土地而言,贺州以“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加大对农村闲置废弃旧房的拆除力度,解决制约村屯绿化用地“瓶颈”问题。如钟山县杨岩塘、上黄龙、底村等7个示范村就拆除危旧房2700多间,共计9.11万平方米;平桂管理区鹅塘镇陶马岭、白水岭拆除危旧房7座,面积1000多平方米;八步区拆除破旧房屋1280座,无偿让出荒地、旧宅基地232亩。

  壮大乡村生态产业

  抓生态乡村建设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危朝安指出:“要把生态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贺州的生态乡村建设正是沿着这一思路走到今天。贺州林业局局长邓少龙说:“村屯绿化不只是种树,饮水净化不只是通水,道路硬化不只是修路;而是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扶贫攻坚,打造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特色乡村度假游来整体延伸;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名树古木风景园林提升保护去整体谋划;结合人居环境改善、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升华去整体推进。”

  今年以来,贺州市以开展村屯绿化活动为契机,结合各地的风景林、保护小区及古树名木,大力开展村屯绿化活动,让乡村绿得更深、绿得更广,打造提升森林乡村游品牌。乡村旅游带来的人气,间接地推动乡村其他生态产业的壮大。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借“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的东风,将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引导村民创办了黄石瑶家服饰文化设计部和贺州市瑶族服饰艺术工作室,利用开发桫椤谷旅游景区,打好乡村旅游牌。同时鼓励村民成立了种养协会合作社,养殖土鸡年产6000羽,扩大林下特色种植和蜜蜂养殖业,引导村民种植竹笋、八角,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像黄石村的发展故事,正在贺州许多农村都上演着。

  当别人追求工业致富之时,贺州市却把致富的梦想寄托在青山绿水间,也许这就是新常态下如何发展的“贺州答案”。

陆客跨海炒台股 多方期待利好多
金管局呼吁香港把握历史机遇
陈德铭与两岸创客座谈
两岸养老保健论坛举行
澳门街头圣诞气氛浓
生态乡村妆点“长寿贺州”
责编:任成琦 张 盼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