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篇探讨某新闻网站《周岁临近,盈利模式依然一头雾水》的文章搅动了新媒体行业的一池春水。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已经实现盈利的自媒体不到总数的一半,其中超过60%的自媒体每月营收不足1万元。种种迹象表明,虽然搭建一个新媒体平台或账号的成本较为低廉,但“花果山好造,正果难修”,在结束了最初拓荒阶段的时代红利之后,许多新媒体正在失去市场眷顾。
新媒体的生存困境源于其盈利“怪圈”。虽然有少数网站及自媒体通过会员制进行付费订阅,但“免费—广告”模式仍然是目前新媒体运营的主流。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将“免费”视为唤起用户非理性兴奋的来源。一个形象的例子是,如果某商品价格从5元降低到1元,你可能仍不会购买,但若从1元变为免费,你会不会争着伸手去拿?肯定会!——新媒体天生就是靠“免费”来获得用户粘性的,但广告模式却往往让新媒体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
长期以来,依靠免费模式获得流量,进而吸引广告商这种看似由传统媒体验证过的模式,最终都很难支撑一个新媒体项目的全部。在版权保护缺位的现实状况下,目前新媒体平台上的很多文章都是采用复制的方式发布,同质化严重,原创性不足成为新媒体最致命的问题,而部分以第一手新闻,深层次挖掘著称的新媒体却由于长期大量的资本投入而步履维艰,在“转载”面前,新闻记者也沦为内容生产的“矿工”,常常为他人做嫁衣。这是行业痛点,也是矛盾现实。在这种矛盾中,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即在同质化,弱保护状态下的竞争环境中,所谓“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争论几乎成为了伪命题。怎样突破固有的“价值观”,从模式创新中“变现”才最迫切、最现实。
因此,打破目前的新媒体盈利“怪圈”,重建新媒体的运营生态成为需要新媒体运营者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新媒体实现盈利,首先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目前新媒体市场中的从业人员存在结构断层,现在具有采编权的几家网媒均有“国家队”背景,传统基因与行业惯性使得这些网媒在新外壳下依然维持旧思维,管理运营模式单一。这需要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转型过程中,不但要实现内容上的“弯道超车”,还要在运营上放弃后座驾驶的“影武者”角色,吸引外部互联网运营人才,实现基因置换,思维重塑。
另一方面,新媒体之间也需加强整合思维,构建产业新生态。有统计显示,目前,23.73%的自媒体从业者只将自媒体运营视作业余爱好,另有18.46%的自媒体人是兼职运营者,这就决定了相当部分的新媒体人缺乏运营基础和动力。而专业大型新媒体平台通过规则设置和模式再造整合小型媒体,实现新媒体间的互补效应就成为构建合理行业生态的必选动作。目前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今日头条的“分销模式”、“3W”的线下互动模式、YOHO!的电商模式、“36氪”的众筹模式等等。当然,这些模式只能起到借鉴作用,未来大型新媒体平台是否能够有效通过自身的模式创新实现资源整合,最终扮演行业内“关键少数”的角色,才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则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357万家网站,6亿个微博账号,1000多万个微信公号,新媒体市场存在饱和,行业正面临生存权争夺的丛林法则,因此,新媒体由“量变”转向“质变”就成为逻辑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洗牌,“大浪淘沙”不可避免,未来新媒体行业进入转型攻坚的长跑阶段也是大势所趋。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新媒体的商业价值链有不断拉长的趋势,成本的回收周期也越来越长。因此,在关口面前,新媒体人即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也要有“觉今是而昨非”的风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固有思维的突破,在市场和自身之间寻找到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