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千古绝唱是《离骚》(品味古籍)

王兆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20日   第 11 版)

  楚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次年秦楚盟于黄棘,屈原被流放汉北,当时的汉水以北还是蛮荒之地。屈原的《离骚》,就作于到汉北(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后的两三年中。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表现手法上则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还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在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凤、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这种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的构思,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神话色彩,而又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较之《诗经》,《离骚》在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而蕴藉,有怨而不怒的意味。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李商隐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常常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屈原不仅追求心性的自由,还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既有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足见大文学家的禀赋。后来谢朓的五言诗以及后来的七言诗,甚至后来的词(长短句),在句式上多少都受了《离骚》的影响。他创造的“楚辞”文体,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

千古绝唱是《离骚》(品味古籍)
重建乡村“耕读传家”文化
书尽其用
爱书妙语
故事背后的精神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