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让理性为狂欢“保驾护航”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12日   第 05 版)

  2015年11月11日,这已是第7个“双11”购物狂欢节。相比过去,今年的“双11”除了电商比拼、网友抢购、快递调兵遣将,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还分别举办了“双11”晚会,狂欢的沸点不断被引爆。

  11月12日0时过后,燃烧的激情正慢慢褪去,人们终究要从狂欢中回到现实。的确,快节奏带给现代人太多的压力,大家很需要在狂欢中宣泄。不过,狂欢终究是非理性的状态,欢快、刺激,但也容易迷失了双眼,看不见问题。“双11”的狂欢也是如此。

  狂欢之后,问题需要靠冷静的理性来解决。只有理性常在、为狂欢保驾护航,狂欢才能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

  从2009年初创“双11”购物狂欢节至今,每一年都几乎有新花样出现。“双11”购物优惠、秒杀、线上线下同步购物、移动端购物、海淘全球购、“双11”晚会,每一种新形式的出现都会成为当年“双11”的一个新亮点,也让购物狂欢节有了新的理由继续狂欢下去。

  于是,虽然年年有网民自称“再买就剁手”,但每到“双11”当天的0时0分许多人仍然要开始刷网页、填购物车、网上付款,静悄悄的夜里只留下鼠标的点击声、手指与键盘的摩擦声。而电商平台也是获得不少盈利,例如阿里,从2009年的0.52亿元到2010年的9.36亿元,再到2011年的52亿元、2012年的191亿元、2013年的362亿元、2014年的571亿元,2015年的912亿元,销售额呈现迅猛增长。

  然而,这过程中我们并不是没有看到狂欢的后遗症。例如部分商家“先提价后降价”的虚假销售、部分假冒伪劣产品在“双11”中大量销售却无法让消费者顺利退货、快递爆仓、电商平台相互掐架等等,都让人不得不反思“双11”的合理性及必要性。而从阿里注册“双11”商标所引发的争议到不久前京东举报阿里在“双11”促销活动中胁迫商家“二选一”,更是让人联想大型电商平台之间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至于举行众星云集的大型晚会,到底是富有创意还是纯属烧钱,也都处于争议之中。

  所幸的是,狂欢之余,头脑清醒者有之,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之。面对“先涨后降”虚假促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国家工商总局和地方工商部门分别约谈电商,规范“双11”促销;面对快递爆仓的压力,各大快递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能力、做好预案,化解问题;而电商平台之间的掐架,也会得到有关部门的约谈并加以规范。

  事实上,只有理性地解决产生的问题,才能让“双11”的狂欢节继续存在下去,并成为全民的狂欢节。倘若一味追求狂欢、无视问题,那么终究会让消费者感到失望,“双11”的魅力不断减退。

  今年的“双11”是否完美地解决了狂欢之余的后续问题、明年的“双11”是否还能狂欢下去?我们将拭目以待。

从光棍节到全球最大网络购物狂欢
让理性为狂欢“保驾护航”
责编:柴逸扉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