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09日 星期五

书香人心共从容

——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09日   第 11 版)

  读者大会

  展馆人潮

  韩湛宁设计的书博会标识为篆体的“晋”字,以刚劲有力的线条融合了“晋”与“书”的概念,数字“25”也镶嵌其中,展现了山西的雄厚底蕴与书籍的文化力量,体现了本届书博会的魅力与气势。

  

  夜有仲秋之月,昼有万书之香。

  9月25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开展当天,人们摩肩擦踵通过安检。3天内主会场参观人数达29.1万人次,图书订货1.2亿册,现场销售60万册。在大同、长治、运城3市设立的分会场,观展群众达到7.28万人次。

  书籍的魅力、阅读的快乐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加上今年以来山西开展的接地气的“百项千场”活动,卓有成效地带动了全省的全民阅读。

  延伸到历史深处

  并州、晋阳、龙城,说的都是太原。这些古老的称谓看着就让人想起诸多故事。

  2500年前,晋阳古城建成。宋代称它为“龙城”,因为这里出现了太多的真龙天子——传说中帝尧、大禹曾建都晋阳,汉文帝刘恒8岁到太原为代王,司马氏先被封晋公后立国号为晋,隋炀帝杨广即位前为晋王,李渊、李世民从晋阳起兵建唐,后唐、北齐、后晋、后汉,无不从晋阳起家夺取天下……公元979年,宋灭北汉,放火焚烧晋阳城,次年又引汾水、晋水灌了晋阳城的废墟,以绝后患。

  而山西更是中华民族重要发源地,因有太行、黄河层层屏卫,被称为“表里山河”。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保存了丰富的人口资源,也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表示,本届书博会将图书和山西特色相结合,赋予了图书深沉的历史意味。

  书博会展示了称为晋版“四库全书”的“山西文华”丛书出版成果。山西存古籍10余万册,不可尽录,只能取其精华,故曰“文华”,旨在保存典籍、资政育人、弘扬文化。第一批项目“著述编”中有荀子、王维、柳宗元、关汉卿等名家著作;“史料编”有光绪年间的重要方志《山西通志》;“图录编”有山西古建筑、壁画、彩塑、会馆以及晋人书画、丝织、漆画、堆锦、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存。

  山西省主展区还特设“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和“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感人至深的读书人物

  1986年,冯强文到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两寺渡村小学当校长,400多名学生的学校只有《陕西日报》、《咸阳报》,师生只能在课本上转悠,别无知识来源。冯强文认为,一个好学校必须有一个极好的图书馆。1987年春节,村里人忙着串门拜年,冯强文一个人闷在家里整理图书,他发现自己收藏了《小朋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2000多册,连环画800多册,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图书有1000多册,成人读物2000多册。

  冯强文高兴极了,自己找木料把3间教室改成图书室。好似露水滴进干涸的土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涌进来读书、借书。1989年日图书流通量达到了200本,升入中学的孩子们,带着同学节假日回来借书,读者发展到东南坊、过唐、大寨、留印等六七个村子。书不够了,冯强文从自己每月52元工资中扣出8元、10元买书。28年过去了,冯强文播下的文化种子开花结果,全村5000多村民,出了400多名大学生,家家都有小书屋供学生读书,有10多户人家藏书装满1书柜,两寺渡成了书香村。

  由中华读书报社承办的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今年已是第4年,除了冯强文,今年的读书人物还有写了780万字读书笔记的百岁抗战老兵公孙萍,创作《我从新疆来》的库尔班江·赛买提,祖孙三代接力办公益图书室的龙庆先,坚持人文精神的南京先锋书店店主钱小华,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到“光端妙手”的士官汪建国,28年送百万图书进深山的新华书店营业员徐白惠,从放牛娃到作家的杨栋,11岁参加八路军、读书70年、捐出百柜图书的吉林高法原院长杨庆祥,逆袭清华大学EMBA的打工妹张春丽。今年81岁的王蒙,每年都不辞辛劳,亲临书博会倡导读书,为推动全民阅读克尽心力,成为2015“读书致敬人物”。

  他们在困顿中靠知识改变命运,还将图书送到更多人身边。这些故事,让我们对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书比人更长久

  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读者大会历来是书博会的重头戏,著名作家、知名学者与现场观众分享阅读快乐。

  刚出版历史非虚构力作《抗日战争》的王树增说,应该提倡英雄主义精神。精神文化一定要匹配物质生活,不能推独轮车。要读经典,读有难度的书籍,读纪实、美术、历史、哲学等杂书,让心灵丰富。

  面带沉静微笑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说,他的作品一方面挖掘民族精神坚韧的内核,另一方面呈现民族的杂质比如冷漠、自私,他的新作《曲终人散》就剖析了官本文化。一个作家既需要输出也需要输入,对书中的知识精于思考,才能创造。

  以《草房子》闻名于世的曹文轩说:孩子需要的是快感而不是快乐。看《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快乐吗?但你的精神得到升华。如今图书丰富到泛滥的程度,读什么书比读书更重要,读某些书还不如看看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儿童的认知和审美能力都不可靠,可以参看朱永新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开列的书单。

  观众以热情的掌声欢迎最近荣获雨果奖的刘慈欣,这位长于山西的作家被称为山药蛋地里长出的“奇异果”。刘慈欣没想到山西的科幻读者这么多,因为科幻小说的鉴赏阅读取向有点特殊。他痛感现代人“对星际穿越不感兴趣。我们不是深入宇宙,而是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宅,缺少动力”,难道只有当年的美苏冷战和天灾,才能让人们的目光从互联网移到星空?

  王蒙说:写书是对青春的挽留。62年,吃过的好饭已经忘记,受到的批评,即便记得也不愿想起。可一念到《青春万岁》中“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过去所有的时光,一下子都复活了。我们每秒都在老去,但人们心中的贾宝玉不会超过17岁,林黛玉则永远活在15岁,文字保鲜了记忆,所以,书比人更长久。人该怎样生活?用什么样的语言?曾经有过的悲哀和遗憾,受摧残的爱情,亲身经历很苦,但在书中却焕发出一种美。读书不仅是消费或享受,而且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攀登。

书香人心共从容
《春秋》何以让“乱臣贼子惧”(品味古籍)
老报纸呈现历史真相
致敬父辈的抗战
爱书妙语
“新小小牛顿”为幼儿科普启蒙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