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正在热映。这部电影的上映引发了大家对肿瘤的热议。电影的主人公叫做熊顿,年纪轻轻而又富有才华,却因为患上了淋巴瘤而最终离大家而去,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那么淋巴瘤到底是什么呢?它能不能治好呢?怎么来预防淋巴瘤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发病率
在我国远低于其他癌症
近年来,淋巴瘤这样一个对大众而言曾经陌生的疾病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随着一些著名人士相继罹患这种疾病,淋巴瘤更是让人们谈之色变。其实,淋巴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低,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远远落后于肺癌、肝癌、胃肠癌等疾病,仅列第8位。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全市新发的淋巴瘤患者共1238例,意味着10万人里面仅有9个人会发生淋巴瘤,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大家对淋巴瘤这种疾病不要有恐慌心理,更不用人人自危,一摸到自己的淋巴结肿大就往医院跑。
淋巴细胞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淋巴细胞比作是身体的卫兵,那么淋巴结就是淋巴细胞的大本营。如果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也就是长了淋巴瘤,恶变的淋巴细胞就会鸠占鹊巢,它们会侵占正常的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同时可能伴随着发烧、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但是,需要重视的是,淋巴结肿大并不代表着发生了淋巴瘤。这是因为淋巴结作为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的功能是防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当出现这些外来微生物的感染时,淋巴结就会反应性地增生,以便更好地发挥防御作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例如,秋冬季节受凉后患上病毒性感冒,病毒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咽喉、鼻腔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淋巴液会引流到颈部淋巴结,淋巴系统会立即启动防御反应,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也就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生存率
淋巴瘤为可治愈疾病
淋巴瘤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发病,但是总体来说,淋巴瘤偏好青年人和老年人,这跟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有关:青年人的免疫系统尚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而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则开始逐渐衰退。例如,北京市的淋巴瘤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在55岁后上升趋势明显,至70~85岁时达到发病高峰。
在《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桥段,梁医生在查房的过程中,非常严肃地说:“淋巴瘤非常难治愈,5年生存率只有20%。”实际上,这个观点有点误导观众,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淋巴瘤归类为可治愈的疾病。《2014年北京市健康白皮书》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淋巴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8.57%。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2012年共诊治19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5年生存率高达52.98%,10年生存率也高达42.45%。所以,一旦患上了淋巴瘤,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慎对待
医患共同商讨治疗方案
那么,得了淋巴瘤应该怎么治疗呢?这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大约有70多种,而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的原则又是不一样的。虽然手术切除在淋巴瘤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治疗的常规手段,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一切了之”。有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比较轻,发展得也很慢,可以暂时不用治疗;而有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很高,需要高强度的化疗和放疗,甚至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所以,在正式开始治疗之前,应该向主管医生询问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可能会采取的治疗方案以及预期的治疗结果,然后和主管医生一起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正如电影中梁医生所说:“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也就是一个医患共同决策的过程。
防诱发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遗传是淋巴瘤发病的“先天”因素。一个人的家族中如果有亲属患上了淋巴瘤,那么这个人患淋巴瘤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2倍左右。遗传因素属于不可控制的因素,而我们能够控制的是淋巴瘤发病的“后天”因素,也就是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它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当今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放弃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努力加班熬夜、喜欢吃“垃圾食品”、不吃早餐、不爱运动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最终诱发了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发生淋巴瘤呢?
首先,合理的膳食非常重要。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动物蛋白、饱和脂肪、鸡蛋和奶油含量高的食物会增加罹患淋巴瘤的风险,而含有高纤维的食物如西红柿、生菜、花椰菜等则可以降低淋巴瘤的发病风险。另外,我们应该摒弃油炸、油煎、烟熏、烤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做到荤素搭配。
其次,适度的运动也必不可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在营养均衡的膳食基础上,每天的活动量至少应该达到6000步的标准,这样就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舒畅。运动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比如男士们可以去蹬蹬车、女士们可以去跳跳舞、老年人可以去打打太极、青年人可以去练练瑜伽。
最后,戒烟也非常关键。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淋巴瘤的风险升高了1.35倍,吸烟超过20年者发生淋巴瘤的风险为1.84倍;而已经戒烟者的发病风险并未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被动吸烟也会导致发病风险的升高,被动吸烟超过40年者的发病风险升高了2.89倍。所以,为了您和家人的共同健康,请远离烟草。
(作者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