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04日 星期五

我的婚礼我做主?

■ 浙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04日   第 15 版)

  上月8日无疑是个好日子。据中国婚庆长春司仪协会会长曹光初步统计,这一天,中国各地举办的婚礼异乎寻常地多,仅在吉林长春举行婚礼的新人就有约3000对,而结婚队伍中庞大的“主力军”也由“80后”变为“90后”一代。

 

  ● 甜蜜背后是债务

  29岁的孙静和老公都是北京人,2013年结婚。孙静说,不包括结婚用房在内,他们结婚总共花费20多万元。其中,在一家三星级酒店办酒席花费7万多元,给婚庆公司3万多元,首饰钻戒等3万余元,婚纱照6000元,婚服婚鞋大概5000元。蜜月旅行去的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花费2万多元。

  孙静说,其实她个人不太在意结婚一定要办酒席,“但是父母还是更希望他们举行婚礼,觉得这是传统。办酒席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

  在杭州某高校当老师的高琳玲,谈起她在2012年的 “马拉松”式婚礼,直说“‘婚不起’,真是‘婚不起’,把所有程序都走完,差不多像是被剥了一层皮”。

  喜事到头来并不全是喜悦。“累!”这是高琳玲总结的第一个关键词,因为两人老家与工作地分属三省,3个月里,小两口分别跑了山东日照、陕西咸阳、浙江杭州3个地方,光单趟就要4000公里,而且在山东老家和杭州各走了一趟婚庆常规程序,在陕西则按当地风俗在村里热闹了几天,都不是省事的活。

  第二个关键词自然就是“贵”。光杭州摆的15桌婚宴就花了6万多元,再加上5万元的烟酒、近2万元首饰、亲戚来杭州参加婚礼加游玩的近3万元接待费,最后跑完这场婚礼“马拉松”,小两口整整花了21万多元钱。

  “相当于我们两个人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高琳玲说。在结婚过程中,两人找朋友借婚车、没有买钻戒,一再告诉自己要省一点再省一点,但是另一方面,“毕竟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不体面的话,亲戚、朋友、同事难免说闲话”等声音一再充斥耳边,最终,两人的支出一次次超出预定范围。

  ● 买房成沉重梦想

  杨凡今年32岁,山东人,在北京已经有10年了。杨凡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北京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高高的房价一直让他望而却步,直到北京市出台自住型商品房政策后,杨凡才看到了希望。

  杨凡是第一批申请自住型商品房的人员,更幸运的是,在2014年6月他中签了,房子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四环与五环之间,2.2万元/平方米,总房价160万元。房子的首付款大部分由家人承担,小部分自己承担,剩下贷款自己负担。杨凡现在每月还贷4000元,“自从开始还贷以后,明显的感觉是什么都不敢买了,生活的品质也降低了,不敢任性花钱了,买东西只注重价格便宜和性价比。”虽然房子给杨凡带来不小的负担,但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终于不用在北京“漂”着了,将来也可以把父母接过来住。

  “明年6月30日就可以拿到房子的钥匙了。”杨凡很得意。

 

  延伸阅读

  结婚成本有多高?

  结婚要花多少钱?以杭州为例:

  ● 房屋一套(80平方米以上),以均价16300元计, 达130万元。

  ● 装修,以中等装修、以100平方米计算,共15万元。

  ● 家电及家具,计10万元(有部分女方以嫁妆形式出资承担)。

  ● 轿车,以普通轿车为标准,车价加上牌费用15万元。

  ● 办喜酒,以4星级酒店200人(20桌)计算,包括自带酒、烟、糖,需4万元,回收红包以每桌平均2000元,约有4万元,收支相抵。

  ● 度蜜月,以马尔代夫为准,平均每人费用1万多元,总价3万元。

  ● 从开始交往到决定结婚这段时间(恋爱期),包括出去吃饭、买礼物、娱乐、旅游、送女友父母节日礼品等,平均每月以2000元的标准,谈2年,需4.8万元。

  综上,各项成本合计178.2万元。

我的婚礼我做主?
我的私人定制
回族打工妹谈婚礼
三地婚礼:奔波4300公里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