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挪死,人挪活。
曾几何时,从刚工作就能看到退休的生活,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工作,是中国人的职业常态。
那时,大家用的是“单位”这样一个充满家和归属感的词汇,不管是惯性还是惰性,单位等于一辈子,直到有了下岗、失业,单位不再是铁饭碗。
这些年,听别人说起单位这个词的机会越来越少,倒是公司成为普遍的称谓。表述差异的背后,是就业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变迁的映射。
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是如今社会职业选择的面貌。
随着新一代对自我价值追求的个性化选择,择业的标准也在渐渐发生变化。老一代的铁饭碗概念在年轻人这里开始失效,更为优越的原生家庭的“兜底”功能,使得新一代年轻人有了更多为自己梦想选择的权利。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有更多的人可以义无反顾地去试一试。对他们而言,生存变得并不那么迫切,生活成为他们思考最多的事情;薪酬不是最重要的看点,职业环境、价值理念、与自我梦想的贴合程度成了首要考量,他们敢于用行动去响应理想的召唤,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我想”这样的心理层面。
当然,这个时代并不专属于新一代的年轻人。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变得越来越多,职场上的“老人跳槽”故事也越来越多。某某局长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去公司发展了,某某公司高管辞职投身创业了,某某在行业已是顶尖的人才去体制内了……而社会变得越发包容的一个标志,是人们对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十几年前,当北大毕业生去卖猪肉时,社会还是沸沸扬扬、不甚理解;而现在,北大毕业生去卖米粉,公众的态度则温和得多。
在这些跳槽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社会要素在市场刺激下的有序流动,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年轻人不是人云亦云地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老年人不是因为年纪大就放弃了对自我突破的追求。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向上的力量。相信随着社会越来越成熟,这种力量必然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