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这个奖没有辜负文学

崔乃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8月21日   第 07 版)

  为什么在252部参选作品中,选择了这5部作品?这5部作品有什么特色?8月18日上午,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文艺报》社、中国作家网主办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讨会上,此次茅盾文学奖的9位评委,就5部获奖作品和中国长篇小说现状和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评奖摒弃个人好恶

  宁可得罪朋友,不能得罪文学

  此次茅盾文学奖的评委都是常年读长篇的,252部作品并不都是在评奖的3个月中读的,有些作品甚至是反复读的。评委们排除一切干扰,静心研读参选作品。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包明德说:“我从5月份开始读,两个多月以来,沉浸在这种对参评作品的深阅读、细阅读中,一直读到北京西山评委驻地。那里的读书条件特别好,我们基本上是半封闭状态,很肃静,也没有电话打进来,阅读质量可以说是一流的。”

  阅读得越深入,评奖时反而感到越难拿捏。评奖不是个人做学术、搞研究,不能凭着个人好恶去评。从252部长篇中挑选的作品,要能代表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发展成就。茅盾文学奖是文学界的大事,有“经典化”的作用,评好了,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所以,评委们都努力摒弃个人因素,从文学整体眼光来考量252部作品。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说:“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北方粗犷的文学风格的。所以对于《繁花》的那种叙述方式,我不太喜欢。但评奖不是满足个人趣味,我要从整体上考虑,既能看到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又要看到金宇澄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上海,提供了一个我们并不熟悉的上海和上海人的生活,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用一个地方的方言讲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是我推崇的,所以我就投了它。”

  这次参与评奖的评委,都有一个共同感受,他们是怀着一种对文学礼敬的姿态来评奖。而且这次的评委阵容很多元,有院校教授、研究院研究员、作家和批评家,形成了一个多方互补的评奖团队。评委们在评奖的时候如履薄冰,怎样评才能对得起全社会的信任?才能建构起文学界未来的希望?这是评委在评奖时最常思考的问题。

  “宁可得罪朋友,也不能得罪文学”,这就是评委们所秉持的姿态,“要秉持公道正派的文学精神,努力评出能促进长篇小说未来发展的作品。”

  “从我个人来说,我对文学的信念非常之强。我一直坚信没有好的文学,明天就没什么可期待的。没有好的文学世界,人生会变得更加艰难。我们呈现给读者的,应该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能够获得很多启发的文学世界。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来参加这次评审的。”包明德表示。

  综合考量作家和作品

  评价作品也是从多要素里取中位数

  从第六届就开始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朱向前表示,这几年的茅盾文学奖评奖,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从第八届开始的,那就是从评作品向评作家转移。这届是延续了这样一个传统、一个认知,对茅奖由原来侧重单篇作品,到现在要综合考量作家综合实力和影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后获奖的5人能看出,年轻一些的,或者说名头没那么响的作家要获茅奖是有难度的。对于那些没有获奖的,比如说进入前十的徐则臣,朱向前认为,这样一个年轻作家能够进入前十,这意味着对“70后”,甚至更年轻的“80后”的一种期待、一种肯定和一种鼓励,这可以说是他的一次热身。但是,要最终获得茅盾文学奖,可能还需要几年的积淀。

  评茅盾文学奖要综合考量作家和作品,符合文学创造实际,毕竟好的作家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但评论家胡平也表示,这次的获奖作品《繁花》,可以说明显是评作品的。《繁花》作者金宇澄过去也写过短篇和中篇,但主要是做编辑。他这次可以说是一匹黑马。中国有很多作家比他的名气大,比他的作品多。但他凭一个《繁花》就获了茅盾文学奖,这可以算是这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个亮点。茅盾文学奖也向大家显示出一种理念:我们不是光看你的资历、总的创作量,也看你的具体作品。

  “这次获奖的5部作品,可以说是各具特色。”这是与会者的共识。无论是作家的年龄跨度、地域差异还是写作风格,这5部获奖作品都很好地表现了当代长篇小说的广度和深度。

  谈到如何评判一部长篇小说的优劣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表示,对一个长篇文学作品,评判它的标准通常要从历史时间的广度、人物性格的典型性、精神生活的深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世性几方面来评价。在诸多评价要素里边,最后取它的中位数。综合考量这些要素之后,优秀的作品才可能胜出。

  张柠说,另外,长篇小说的评价还有两个尺度,一个尺度是往后看,另一个尺度是往前看。往后看符合长篇小说形式演变史的传统,这样很多读者就会喜欢。往前看是一种心理期待,我们期待某一种创造性的小说出现,我们会抓住这个,哪怕它只有一点创新,我们也会死死抓住。但这只是做研究,在评奖的时候,62位评委在创新性上很难能达成共识。因此,我们多是往后看。这样就会牺牲掉那些探索性很强的作品。“比如我就比较喜欢《耶路撒冷》,我可能拿到课堂上去讲,因为它比较有开拓性。但是评奖我们要取中位数,这样的作品才符合社会读者的整体要求。”

  纯文学有坚强的读者群

  获提名的10部作品社会反响都不错

  这次参选茅盾文学奖的252部作品,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出版社挑选出来的精品。这可以看出我国长篇小说总体仍呈现一种较为多产的情况。面临网络文学的挤压和电视剧创作的分流,很多人是唱衰纯文学的。但是通过这次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很多评委对于纯文学充满了信心。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说:“其实对我们的纯文学来说,它的写作和它的阅读,一直是在人们不易觉察中默默进行着的。即使有大众化和网络化写作的冲击,纯文学也一直有坚强的读者群,这是一个确凿的事实。这对中国文学、中国人的文化创造,特别是在我们经历了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之后,如何去寻找历史当中新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联,都是一件好事。”

  “现在有儿童文学榜单,还有电视剧的榜单。我们都知道想赚钱的话要么搞儿童文学,要么搞电视剧。真正的纯文学作家跟这些榜单基本不沾边,跟挣钱,5位数、6位数都没有关系。但是大家也在坚持写,这点非常好。”朱向前对中国纯文学作家表示了肯定。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还有这么一些人能沉下心来,从事纯文学,写出优秀的作品,评委们认为中国纯文学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社会关注度和声誉极高。因此,它可以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界的风向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表示,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遴选和经典化。如果每一届茅奖里边都有几部作品成为经典,有那么几部作品被经典化了,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那么这个奖就是很成功的。

  与会评委们认为,此次获奖的5部作品和获得提名的其他5部作品,在社会上的反响都很不错。评委们对于这些作品总体上都很满意,社会上对这几部作品也比较认同,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个奖的确没有辜负文学,没有辜负社会,大家对此感到很欣慰。

编者按
五部书,五个作家
这个奖没有辜负文学
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