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21日 星期二

张家口看大好河山

曾木秀 陈家敏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21日   第 08 版)

  小长梁遗址猿人头像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使张家口的名字越来越为世人熟识,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张家口。

  看见门楣上苍劲有力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就代表我们已经来到了张家口最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大境门。大境门两侧是连绵的山峦,长城随着山势的起伏蜿蜒,朴实厚重的城门立于山间,大气恢宏。

  “大好河山!”慕名而来的游人仰望着大境门不自觉地念出声,间或听到有人道“山河好大!”令人好奇到底哪个读法才是对的?大境门导游小陈告诉我们,这四个字正读、反读、中间读起都可以读得通,分别组成24种读法,如“大山好河”、“大河好山”、“山河大好”,“大好河山”则是最普遍的读法。原来由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在门楣上书写的四个颜体大字,除了为大境门增添气势外,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读法。

  这四个颜体大字只有不到百年历史,大境门则于清顺治元年修建,至今超过了370年,仍然气势雄伟。而大境门长城历史更悠久,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饱历500多个寒暑。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来到张家口可以一睹由战国至明代修筑的13段长城,共1303公里,所以张家口被誉为“长城博物馆”。历史上大境门这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文化交流及贸易的场所。

  众所周知,万里长城的关口都是以“关”或“口”称谓,如山海关、嘉峪关、古北口、杀虎口等,唯独张家口这个关口被称为“境门”,独树一帜,故享有“万里长城第一门”的美誉,吸引着四方八面的游人前来一登。

  在城下观看和拍照是不收费的,要登上城楼则需要收取门票。难得到来,我们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登上城门,俯瞰门内,是一条熙来攘往的仿古大街,街道两旁尽是琳琅满目的店铺,好生热闹,仿如以前蒙汉两族“茶马互市”的情景。随山势拾级而上,爬到山上的亭子处,视野开阔,市内的景色尽收眼底,的确是大好山河!

  离开大境门,我们来到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探究张家口更远古的人文历史。“泥河湾村民被称为‘土专家’。去年7月,村民植树造林时,感觉土质不太对劲,邀请当地的考古专家过来研究,发现原来是猛犸象的化石。”泥河湾博物馆讲解员徐霞向我们介绍,在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发现距今200万年的远古人类活动、动物化石和出土石器1000余件。

  沿着三面嶙峋的山石,到达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之小长梁遗址。站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那茫茫的原野、苍茫的古迹一览无遗。在1.8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湖底抬升,湖水下降,交错移动形成深沟。有别于石头山的峻峭,也有别于那些绿油油的山峦,这里地形沟壑纵横,层层叠叠,造成错落有致的台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带来的壮丽景色令人惊叹。据了解,泥河湾每年都吸引约10万旅客到访,也有很多国内外的考古学家、政要、学生等慕名前来参观和研究。

  “以前游客是不允许进入小长梁遗址的,2012年修筑了490米的栈道后,游客从此可以最近距离观看泥河湾第四纪标准地层了。”徐霞介绍,泥河湾博物馆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城新区,距离泥河湾遗址比较远。为了更方便游客了解泥河湾遗址及出土的数万件文物,将在小长梁遗址旁边建设一个博物馆。

  张家口就似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记录了远古的人类起源、记载着一代代的长城变化、写下了元中都的兴灭……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张家口看大好河山
让“好地方”声名远播
邮轮海上游
土家仙台白溢寨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