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退欧、夜以继日的讨价还价……无论衍生出多少桥段,希腊的故事都会以达成协议为结局。因为希腊需要钱,欧盟要脸面。
百转千回之中,欧洲人总能找到妥协与答案,这被欧盟的发展历史所验证,但这次已然不同。现在还不是把香槟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时候,问题很严重。
欧元区只有货币联盟而没有财政联盟的弊病已被众人所熟知,这个结构性的顽疾已经影响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在前行的过程中,“领头羊”德国已经不能容忍一些“伤病员”再拉后腿:要么迅速痊愈,要么离开队伍。
齐普拉斯曾经率领民众进行抗议,但在强大的德国战车面前,“反紧缩”的意志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默克尔的“经济道德主义”碾压了希腊,让它在构建财政联盟的誓师会议上祭了旗。协议中最受争议的一项措施是,希腊需出资设立一个500亿欧元“希腊基金”,而资金来源是变卖有价值的国有资产。
“欧元区的建议是对希腊人的政变”,这样的言论在协议达成后的短短时间已经充斥了欧洲网络且向外蔓延,比欧元区领导人长达17个小时的谈判高效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微博专栏中也一针见血:“这是对一国主权的彻底摧毁,完全没有救援的希望。”
对这份协议的愤怒之情已经在希腊街头蔓延,民众称协议是对希腊的“勒索、羞辱和奴役”。齐普拉斯面临的麻烦在于,他需要带领希腊爬上喜马拉雅山,时限是这周三。
他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追随者有几人?其领导的激进左翼联盟内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该协议,而他需要依赖反对派议员的支持。
意大利总理伦齐对记者表示,别拿救助希腊不当回事,各国达成一致非常重要。但这种表态也衍生出这样一种理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为欧盟的掌舵人。
有人认为,欧盟的精神内核之一是“团结”,但希腊给这种精神种下了不和谐的种子。
齐普拉斯以“反紧缩”的竞选主张登上希腊的政治舞台,但在现实的压力下已经违背了初衷。希腊民众已经对齐普拉斯产生了信任危机,欧盟也对希腊产生了信任危机。这种危机会继续发酵,甚至可能在未来腐蚀“团结”的精神。但愿这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