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

三伏天如何应对烧烤模式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14日   第 04 版)

  郑州市民冒着酷暑“全副武装”骑行。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沈阳顾客在品尝“头伏饺子”。
  张文魁摄(新华社发)

  河北省沧州市民在医院贴“三伏贴”。
  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躺在床上是红烧,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后是清蒸,出门去是烧烤,回来路上被生煎……”这是网友近日对于高温天气的描述。7月13日是今年夏季进入“入伏”第一天。在炎热的“三伏天”里,如何选择消暑方式,有关部门又有哪些应对高温的安排?在医生和养生专家眼里,“三伏天”怎么过才更健康?

  

  热浪来袭酷暑难耐

  今天早晨,身在北京的记者一出门就有明显的灼热感,不到10分钟便汗如雨下;接近正午时,空气中的热浪更是扑面而来。在西单,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外出时都撑伞防晒,而商场门口也不断浇水降温;在三里屯广场上,许多年轻人和孩子都兴奋地冲到喷泉区,享受水带来的清凉。

  “三伏天”的热度名不虚传。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今天的最高温达39℃。另外,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关中等地有35℃到37℃的高温,多地均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气象专家表示,从时间上来看,三伏天并没有固定时间,大致算法是以干支纪日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一般每伏10天共30天。但个别年份中伏为20天,例如今年就是如此,所以将一直持续到8月21日,共40天。

  各地出招应对“三伏”

  虽然“三伏天”的天气属于“烧烤模式”,但许多劳动者依然头顶烈日,辛勤工作在一线。在山东潍坊健康街潍县中路路口,环卫工人在下午两时许仍在街头进行清扫;在安徽合肥某农药厂小区,建筑工人为尽早完成对旧小区的改造而干得热火朝天。

  不过,出于对劳动者健康的保障,有关部门正出台各种措施帮助他们应对“三伏”。从2014年起,四川成都大邑县环卫工人可以在“三伏天”以及日最高温度达到33℃时在下午1时到3时期间享受高温假;而在天津某建筑公司工作的晓辉则表示,公司按标准为员工发放每天24元的高温补助。此外,许多单位和公共场所都备有清凉的休息室、绿豆汤、矿泉水、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解暑用品。

  根据相关规定,当日气温达到40℃以上时,相关单位应停止员工室外露天作业,且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工资;当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如用人单位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维权。

  “冬病夏治”效果显著

  由于“三伏天”的高温天气,很多群众容易感到身体不适,进而影响食欲。对此,养生专家表示,三伏天不妨多吃一些“苦味”食品,例如苦瓜、莴笋、丝瓜、苦菜、芹菜等,以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和清凉败火的作用。

  在北方,“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谚语广为流传,讲的就是饺子在人胃口不好时有开胃解馋的作用;而在华东、华南地区,以山银花、夏枯草、荷叶等为原料的“伏茶”又成为家中和公共场所必备之品,用来解暑祛湿。

  与此同时,“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连日来,多地民众纷纷到当地中医院或诊所“入伏贴敷”,利用中医贴敷疗法进行“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将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冬天易发作的病放在夏天来治疗。”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医生叶青青告诉记者,《黄帝内经》里提到“春夏养阳”,“三伏天”里人的阳气最充沛,因此刺激穴位时最容易将体内“寒邪之气”祛除,提升免疫力,避免冬天因寒冷而“旧病复发”。今天,该院接受就诊者达2300人。

  “当然,除了‘贴敷疗法’,大家也应避免在‘三伏天’过多食用冷饮,以免体内寒气聚积不易排出,到冬天时出现怕冷的情形。”叶青青说。

中组部印发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知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改变
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落成
阿坝先心病儿将赴京免费治疗
中方强烈不满美总统高级顾问参加达赖“庆生”
新疆宗教人士穆斯林群众驳斥外媒不实报道
三伏天如何应对烧烤模式
今日中国影展亮相欧洲议会
国家京剧院将赴英演出
责编:任涛 彭训文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