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

美食进京 当炼火候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7月10日   第 11 版)

  大约10年前,有一位在苏州开面店的业主,在北京旅游时突然发现:首都没有他在苏州经营得相当红火的一款汤面。于是他突发奇想,在东四开了一家汤面店,专门制作甜鲜味道的汤面。但是,热闹的开业仪式过后,这家面店生意十分冷清。

  在苦撑了半年之后,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把面店盘给了牛肉面的业主。后来的生意却异常红火!

  最近笔者发现,在北京市场,从两年前开始,一款兰州清汤牛肉拉面销售火爆,一年中冒出了数十家连锁店。现在无论是朝阳区,还是海淀区,每天中午店门口都会大排长龙。

  其实,由于北京的饮食以东北、华北、西北口味为主,在江南福地十分火热的甜鲜美食,不管其做法多么正宗,也不一定会得到认可。

  大约在20年前,笔者在兰州街头想吃上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要排半小时队。因为这种火辣的口味,很适合西北人群。前年再去兰州,笔者却发现,一种清汤牛肉拉面开始走红。据说兰州市饮食行业专门为此制定了兰州拉面的官方标准,汤里的各种配料、牛肉的新鲜度等都有严格规定,兰州每个面店都挂上了官方的这个招牌。

  诚然,北京市场还是以北方人为消费群体。仍以面食为例,山西削面和另外一种西北马兰拉面,这两种面食在北京时间很长,尤其是以当地最为正宗的形式存在。如前门的晋阳饭庄,山西刀削面以醋味、口重著称。而其他削面馆为何提不起首都消费者的口味?笔者认为,就是没有保留其西北菜的独特风味。

  在杭州市的和坊街,各种南方甜食在这里经营得有声有色。而在北京市场上,纯正西北口味的清汤牛肉拉面,两年来经营得异常红火。差异的原因是,南北方口味有别。

  当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经营者们的精细真功夫。晋阳饭庄的山西面食用料如醋和面及众多配料,专门从山西各地原装进京,甚至厨师、服务员都要从当地人中精心挑选。而众多的北京街头削面馆几乎都做不到这一标准,故一年中经常会变换门面。

  北京市场,是全国各种美食的大熔炉。无论在原产地如何红火,美食进京都要经过京城人的各种苛刻检验。经营者必须精心研究首都市场,因时、因地作出改变、提高。同时,一定要精心保护好自己的传统独特风味,才会赢得食客们的喝彩。

家乡美食 为何在京城走了味
美食进京 当炼火候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