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候,温风至
中国古代观察天地气候、物象变化,根据其自然规律,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故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小暑节气的候应为“初候,温风至”。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的3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自然界的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故植物开繁花结果实,长势旺盛。人们在生活起居上,适宜夜间稍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不要堵塞阳气的生长发生。情志调节方面,切忌发怒,应保持平静淡然,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对外界繁茂事物有爱护其生长之情。
天热,别贪凉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向外蒸腾,故应顺其自然而养生治病。在小暑节气,应注意不开或少开空调、冷风,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以免戗伐损伤肺之阳气、卫气和脾胃阳气。临床中常见在夏季贪凉饮冷而导致的胃痛、腹痛腹泻;开空调吹冷风导致的反复感冒、鼻咽炎、咳嗽、哮喘、皮疹、关节痛等疾病;小儿因脏腑娇嫩容易受损伤,所以上述病症也较为常见。因此在夏季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起居的调养,慎防贪图凉爽而损伤人体阳气。如果已经出现上述病症,可以中药、针、灸调治,如艾灸大椎、身柱、肺俞等穴位防治呼吸系统疾病,艾灸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防治消化系统疾病,艾灸颈项腰膝的局部穴位防治关节痛等运动系统疾病。
时机,莫错过
小暑节气开始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阶段。清代张璐记载了三伏天治疗冷哮的方法。选择三伏天进行治疗,是因为此时天地阳热之气最盛,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畅通,十分有利于温热芳香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是温煦阳气、驱散寒邪的最佳时机。
现代中医以此方法为基础,发展为“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法。治疗时间为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每伏的第1、2、3 天各贴敷1次,常取迎香、天突、膻中、大椎、肺俞、膏肓等穴位,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对小儿及成人易患外感、咳嗽、哮喘及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寒证者效果尤其良好。中医临床研究发现,“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总有效率为60%-80%,对咳嗽、气喘、憋气、咽痒、白痰、鼻塞、喷嚏等症状改善明显,连续贴敷3个夏季比单独贴敷1个夏季疗效好,疗效随连续贴治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今年头伏是7月13日,饱受咳喘折磨的你,准备好了吗?
链接▶▶▶
三伏贴怎么贴?
适用范围
适宜成年人贴敷的疾病有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虚寒型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消化不良;关节痛、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宫寒、痛经、月经失调;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适宜儿童贴敷的疾病主要是频发感冒、肺炎、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等。
贴敷时间
专家提醒,一般医院的三伏贴只有三贴:
2015年7月13日—7月22日,为头伏,10天。
2015年7月23日—8月11日,为中伏,20天。其中第11天到20天,这10天当中需增加1至3次治疗。
2015年8月12日—8月21日,为三伏,10天(末伏)。
禁忌人群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以下人群应禁用此疗法:皮肤有溃破、伤口,或手术后刀口未愈合者;对药浴疗法药液皮肤过敏者;妊娠期间的妇女;结核、骨髓炎、肿瘤患者,严重的心力衰竭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马钱子和乌头过敏者;出血倾向患者。
专家提醒,接受过冬病冬防的人,每年三伏应继续贴敷以加强疗效;在夏季贴过“三伏贴”的患者,在冬天的“三九天”还要继续贴敷,疗程2年到5年。贴敷期间,最好别进空调房,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戴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