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

中粮集团 有一种霸气叫“买全球 卖全球”(中国品牌在海外)

本报记者 王丕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25日   第 01 版)

  图为南美最大港口巴西桑托斯港,国际粮食贸易中最繁忙的中转港之一,中粮集团的T12A和T39号码头坐落在港口中央。每年有数百万吨农产品由此进出,是中粮集团农产品全球产业链的组成部分。
  (中粮供图)

  跻身世界级粮商之后,中粮集团用数字展示出一种霸气——资产超过700亿美元,仓储能力3100万吨,年加工能力84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5300万吨,资产和机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日前接受本报专访,讲述了中粮集团“买全球、卖全球”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全产业链

  中粮集团与共和国同龄。在它前40年的发展历程里,一直是专门负责粮油食品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改革开放以来,中粮集团开始向实业化、市场化经营转型。

  2009年,中粮集团提出打造全产业链战略。通过遍布全球的资产和运营网络,中粮将世界1/4以上人口的餐桌与全世界的农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粮在世界各原料产区进行投资,与农户直接合作,不仅采购农产品,还为他们提供资金、管理、信息、技术、金融等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过去我们买大豆,是在北京朝阳门打电话,今天则是通过尼德拉集团在阿根廷一线直接从农民手中买到,大大提升供应链效率,提高对中国粮食安全和供应的保障水平。”宁高宁说。

  中粮还建立了覆盖全球的仓库、码头、公路、铁路、航运、海运等仓储物流网络,连接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和需求增长最快的销区。在海外,中粮科学选址建设加工设施,全面掌控加工质量和供应能力,提供当地市场所需的产品线。最终,中粮通过深入全球核心农产品产地,将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通过最高效的组织、最便捷的物流,以最低的成本运送到高需求亚洲地区。

  全球布局

  2014年,中粮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成功并购荷兰尼德拉集团和香港来宝农业两家国际化农业公司。完成收购后,中粮集团的国际业务量已经超过了国内业务量,真正成为国际化大粮商。

  目前,全球粮食大流通格局是从美洲流向亚洲,此外,澳大利亚和黑海也是重要出口地区。“中粮通过并购来宝和尼德拉,实现了在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的整体布局。”宁高宁介绍说。

  通过收购整合,中粮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粮食原产地(南美洲、北美洲)和拥有全球最大粮食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稳定的粮食走廊。上游有港口码头、贸易团队、风险控制,中国则将成为这个稳定的、覆盖全球的粮食供应网络下游出口之一。上游的粮食供应能力与国内的港口码头、加工物流、品牌渠道相结合,打通了全球粮食产地到中国消费者的粮食通道,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通过全产业链的打造,中粮集团变成一个具有真正的规模实力,包括运营实力、财务实力和竞争力的全球化公司。

  全新模式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期间,在中粮我买网上,美国黄色车厘子、澳大利亚牛排、法国红葡萄酒、北欧三文鱼等海外直采食品和国内优质农产品,销量不断增加。

  “买全球”,早已风生水起。“卖全球”,如今势头正劲。

  目前,中粮已实现将巴西的豆油销售到印度,将阿根廷的豆粕销售到印度尼西亚,把捷克的小麦销售到英国。宁高宁说,“现在,中粮已变成一家中国人控制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为中国采购粮食,而且可以把南美的粮食卖到欧洲,把黑海地区的粮食卖到亚洲。”

  “过去中粮仅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今天的‘走出去’,是价值链的延伸,把海外产地采购、物流加工和中国连在一起。其中,有价值的创造,有更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在全球价值链上有比较强的定价、竞争能力,品牌影响将更大。这也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过程。”宁高宁说。

中粮集团 有一种霸气叫“买全球 卖全球”(中国品牌在海外)
习近平同比利时国王再次会晤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张德江主持人大常委会会议
“龙芯”性能倍增
中欧合作进入“再加速”通道(望海楼)
张高丽访问塞尔维亚
舞动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