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

赣南采茶戏

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幸菲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6月15日   第 05 版)

  采茶戏《哨妹子》
  (资料照片)

  采茶戏《试妻》
  吴悦摄

  赣南城乡均可见采茶戏表演
  (资料照片)

  娃娃学“采茶”
  王雪梅摄

  采茶戏《八子参军》
  吴悦摄

  源于明末清初,在民间“茶篮灯”、“采茶歌舞”、“三脚班”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赣南采茶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赣南采茶戏以其质朴的舞台艺术,演绎着世世代代客家人的生产与生活、劳动与爱情、悲欢与离合、喜悦与忧愁。犹如雨露,表达着客家人的性情,滋润着客家儿女,比有形的物质文化更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

  近年来,赣州积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传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使传统文化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①溯源

  三个阶段

  据传,唐朝时期,宫廷乐师畦光华因与歌女产生爱情,触犯宫禁,相偕逃出宫廷。逃到安远,爱上九龙山风光,改姓为田,以种茶为生,农事之余,不忘所好,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成今日《九龙山摘茶》之前身。

  这就是采茶戏的起源。尽管只是传说,但采茶戏确实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那时,勤劳的客家先民在赣南丘陵上垦荒种茶,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后来,茶农在传唱时搭配劳动动作,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表演形式,亦名“茶篮灯”。茶农的后代在吸收赣南民间艺术的同时,逐渐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

  在清代,三脚戏曾风靡一时,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三个鼎盛时期。

  就这样,赣南采茶戏经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形成阶段。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迅速传入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

  ②剧目

  灯戏杂套

  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此话一点不假,在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后来,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官员的调任,赣南采茶戏又流传至闽、粤、桂、湘、云、贵,甚至北过长江入湖北黄梅,南下漳州传至台湾。在客家人聚居地区,采茶戏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

  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共82种,有文字记载的32种,分为灯戏和杂套戏两大类。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姐妹摘茶》《南山耕田》《马灯》《板凳龙》《九龙山摘茶》等;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有“四大金刚”:《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四小金刚”:《哨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文艺大兴,采茶戏班社分别从赣南山区涌入城镇,政府成立了戏团,组织戏剧工作者从剧目到导演、表演,进行了全面加工、整理、继承、创新,使得赣南采茶戏有了历史性的飞跃。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通过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涌现了《卖茶叶》《王三卖肉》《满妹添喜》《阿三打铁》《莲妹子》等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茶童哥》《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先后搬上银幕。

  ③表演

  三奇三绝

  采茶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表演特征及其本色却不被外人所熟知。

  采茶戏由民间歌舞演绎而来,语言幽默风趣,曲调清新甜美,歌舞动作欢乐明快,其表演特征被人们总结为“三奇三绝”。

  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大多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剧目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并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风格轻松活泼,此为三奇。

  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被称为三绝。

  茶农上山下坡,茶丛中摘茶、低矮的茶棚中炒茶,都是弯腰屈膝,由此而创造的矮子步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采茶戏的舞蹈基本步。

  “单袖筒”只用于男角。旧时茶农劳作,腰间常系一块白布,用来擦汗、扇风,善于观察生活的老艺人把白布与袖子连接起来,这一只袖子的上抛、下甩、缠腰、屈膝的诸多动作,成了一个绝门。

  “采茶没扇子,等于吃饭没筷子。”可见“扇子花”在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纵观传统剧目没有哪出戏没有扇子,旦角、生角用扇子,正丑、反丑、彩旦也用扇子,只不过扇子颜色不同而已,彩旦则用“大蒲扇”。

  采茶戏以喜剧、闹剧为主,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其语言“幽默诙谐、调笑逗趣、生活化、人物化”,富有个性,往往引起观众捧腹大笑。

  采茶戏音乐主要采用唢呐加锣鼓伴奏的灯戏音乐和用“勾筒”(胡琴)主奏的采茶音乐。服装以单水袖为采茶戏所独有,戏服为传统的大襟衫,女的系客家围裙,男的系水裙。

  ④行当

  小丑小旦

  采茶戏唱腔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唱腔吸收了山歌小调的素材,粗犷、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传统曲牌约300首。

  采茶戏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一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

  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大多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机智勇敢。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泼轻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

  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模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蜻蜓点水”、“懒猫抓痒”、“狗牯摆尾”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为丰富,既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动作有梳妆挑帘、园手摘茶、伞花、开门关门等。其基本步法有八字步、跷步、踮步、磋步、碎步等,可谓千姿百态。

  ⑤现状

  不够平衡

  “正月里,花里花朵开,一朵一朵放呀放光彩……”优美的采茶调响起,一群可爱的山里茶童飞进了舞台,童真童趣演绎着现代采茶故事,一人扮男女两角的采茶文化独特魅力让现场观众沉醉。这出由赣州市厚德路小学编创演出的采茶舞《山花花开》,打动了每一位评委,夺得了全国校园文艺汇演和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的金奖。从2007年开始,赣州市开展了“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仅一年多时间,就有10多个采茶节目在全国各种比赛中获奖。

  目前,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整体状况良好,但就全市而言发展还不够平衡,采茶戏依然面临着危机,它的传承发展之路在希望与担忧中前行。现在专业老艺人寥寥无几,退休演员年事已高。全市采茶戏编剧创作队伍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余人锐减到不到10人,呈现后继无人之困境。剧目生产缺乏财力,地方戏没“戏”无法占领阵地、占据市场,很难争夺观众。演职人员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⑥传承

  推陈出新

  赣州在传承和保护赣南采茶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采茶戏的活力。

  近年来,作为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创作演出的示范和龙头单位的赣南采茶歌舞剧院、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在传承发展,创作精品,培养人才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精力。赣南采茶戏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新的发展,取得了更新更多地艺术佳绩。

  赣南采茶歌舞剧团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新剧目,并进京汇演,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其他数十个单项奖,2004年,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主题曲也是根据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长歌》改编的,这使得赣南采茶戏再度声名鹊起。该剧院的青年采茶戏演员杨俊,凭借在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中的出色表演,在日前结束的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喜摘“梅花奖”。

  这些无不都是在继承传统、把根留住的基础上,结合时尚元素,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产生的优秀文化精品,令人鼓舞,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赣南采茶歌舞艺术新的气象和新的希望。

  赣南采茶戏传承之路漫漫,任重道远,后继者还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负重前行。

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赣南资讯
责编:刘 峣 邮箱:onionli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