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时间5月24日晚,在戛纳电影宫内外守候了12天的中国电影记者高呼“胜利”!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凭他的新片《刺客聂隐娘》获得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从那一刻起,侯孝贤就被瞬间卷入了海内外媒体热议的中心。
时至今日,综合考量所有华语电影导演,可以说已经无人能与侯孝贤在艺术片创作成就方面比肩。如果以华语影人在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入围频率这样的硬指标来说,贾樟柯和陈凯歌分别4次,张艺谋和蔡明亮分别3次,李安、杜琪峰、娄烨及王小帅分别2次,而侯孝贤算上这次的《刺客聂隐娘》,一共7次。1989年,侯孝贤的代表作之一《悲情城市》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金狮奖之后,接下来他的《戏梦人生》《好男好女》《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最好的时光》都入围金棕榈奖角逐。《戏梦人生》在1993年第46届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奖。1995年的第48届戛纳电影节上,他的《好男好女》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同时入围主竞赛单元,张艺谋电影获得评审团奖,而侯孝贤是该片监制。
中国电影圈最性情中人的导演
多年来,业内人士和观众对侯孝贤的印象是:外表并不“文艺”,却擅长拍文艺片的倔老头;说话坦率、智慧,甚至有点生猛,拍出片子来却简约、舒缓,没有火气。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梅县(今梅州市区),刚4个月就在襁褓里随父亲举家迁往台湾花莲。直至19岁当兵前,他都在这里的眷村度过。从他12岁到18岁,父亲、母亲、祖母相继去世,为他的作品屡屡展现人面对时空的苍凉感埋下种子。
他也从不讳言,19岁之前,他曾是街头的热血少年,大专联考失利后入伍服兵役,他突然想转变,“和过去一刀两断,同时也开始思考将来做什么”。服完兵役后,他考入国立艺专,完成了自己有关电影的启蒙教育。1973年,他被学校推荐到《心有千千结》剧组担任场记,从此师从李行导演,从导演助理、编剧慢慢积累经验。1981年,他的导演处女作《就是溜溜的她》诞生,风格显著的长镜头成为他的标签,并且从此一步步走上艺术创作的高峰:1983年,《儿子的大玩偶》引领台湾新电影浪潮;1985年《童年往事》获第37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1989年《悲情城市》获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他常常表现出特有的自信和坦率:
他“表扬”本届电影节的评委:“我的片子他们(评审团)不见得看得清楚的,所以能得导演奖我觉得他们已经很有能力了。”他承认:“我拍电影想怎样就怎样,很个人,一般人确实不太容易理解。”
艺术片偏小众,即使他的大师名头也不能换来大投资,所以他的获奖感言大方“喊穷”:“得导演奖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拍电影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找钱不是那么容易。”在颁奖典礼后接受中国内地媒体采访时,他再度感叹《刺客聂隐娘》之所以从2007年拖到2012年开机,最大困难是没钱。但他表示,依然对武侠片深感兴趣,会继续拍下去,直到没人投钱给他为止。
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电影
侯孝贤的影片通常有着二元对立的主题内容,反映童年与成人、农村与城市、个人与时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比如《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他关心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记录下他们在复杂境遇中不断遭逢的变化。“我创作的焦点是存在的个体,是生命的本质,我把一些小人物存在的本质呈现出来了,让你感觉那么具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的影片有着类似中国诗歌的叙事风格,剧情弱化,非戏剧化,比如《风柜里来的人》《恋恋风尘》。他认为,写情比叙事重要,写意比写情重要。大多数观众所习惯的戏剧冲突在他的电影里几乎被完全放弃。侯孝贤甚至说,自己不去跟观众沟通,“我的念头是自己要有兴趣,底线是自己的眼光。”
他的影片大量采用中远景和长镜头、景深镜头、空镜头,用距离保证视角的客观,他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包含了最大的宽容与深沉的悲伤”。《海上花》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整部影片只有不到50个镜头,每个长度达4-8分钟。
他说自己受沈从文的书《从文自传》的启发,看事情不是“很进去地看”,而是用“沈从文那种‘冷眼看生死’”。他的镜头中,永远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目之所见,其触手可及的真实质感和恰如其分的现实底色,如静水流深,无需赘言。
该怎样欣赏《刺客聂隐娘》
2005年的戛纳,《最好的时光》并未得到多少赞誉。从那时起,侯孝贤沉寂了近10年,《刺客聂隐娘》也便筹备了大约这么长时间。
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40年后,聂隐娘(舒淇饰)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张震饰)两人青梅竹马,但道姑(许芳宜饰)突然把聂隐娘带走,将其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刺客。日复一日,聂隐娘在一次杀人之后动了慈悲之心,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此时道姑要求她暗杀田季安……
该片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按侯孝贤的说法,这不是那种招数很多的传统功夫片,更写实。
《刺客聂隐娘》在戛纳首映时,有人激赏,有人退场。一些中国内地媒体记者评价,电影画面美,故事深奥,情节性不强,全片对白很少,全部是文言文,听不懂。
香港著名电影人江志强曾指出,尽管艺术评价非常高,但过去25年拿到戛纳金棕榈奖的电影从来没有一个卖座的。侯孝贤自己也说,他的电影往往“根本不理什么叙事方式”,“我就一路拍,拍完了再把它剪进去”,“台湾评论界和观众完全看不懂,完全不知道我在拍什么,到底是要说什么。”
有人曾经问侯孝贤:“我们应该怎么来看你的电影?”
他答:“你们要自觉,自觉的意思就是要认清楚电影的形式是什么,不要采取主流电影的形式,要换一种角度,撇开以前的某种观影习惯。基本上看电影是越放松越好,你是和他对话,而不是要从里面学习什么。”
21世纪,电影已经成为重要商业活动,这种以表现自己为主而不是以完全满足观众为主的所谓“作者电影”的前途是怎么样的?侯孝贤说:“我就来重新界定武侠。因为我感觉武侠对于以后的华人电影是蛮重要的。这一块是外国人没办法拍的。”
(根据新京报、新闻晨报等新闻报道以及《侯孝贤的电影讲座》一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