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5月01日 星期五

海峡两岸闻涛声

王晓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5月01日   第 10 版)

  2月28日清晨,天上飘起了雪花,雪花越飘越大,宛如仙女散花一般。今天是送别刘震涛教授的日子。听我母亲说,当一个人辞世的时候,天降瑞雪,必是此人善莫大焉,修行功德圆满,所以赢得上苍的感动。

  刘震涛是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因患白血病于今年2月24日去世,走完了他人生78年的历程。他为谋求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倾注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半生为官,先后担任过国家计委对外贷款计划局副局长、国台办经济局局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等职,但大家都习惯称他“刘老师”,因为他总是一位面带微笑、慈眉善目的学者。他是卓有建树的专家,更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心里时刻装着工作,就像是一头永不停歇的老黄牛,一团永不熄灭的火,一座永不停摆的钟,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是一名对台工作者,情系祖国,心系两岸,承载着两岸使者的光荣使命,抒写着拳拳赤子之心的报国情怀;他是一名辛勤的园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厚德载物,犹如甘霖春雨,润物细无声;他是一名慈祥和蔼的长者,心里时刻装着亲人,这些亲人中有他的妻子儿女,也有他的老友、同事;有许多在他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还有许多来自台湾各界的朋友,这些都是他难以割舍的挂念。

  我们冒着大雪,从四面八方赶到庄严肃穆的八宝山,都希望再多看刘老师一眼,多送他一程。送别的队伍排得很长很长,500多人来自海峡两岸、祖国各地、社会各界。在告别室里,我见到了杜紫宸、余日新、徐基生、焦佑儁等台湾著名专家和企业家,他们从海峡对岸飞来,只为送刘老师最后一程。紫宸先生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因为送一个人从台湾飞往大陆,以后也不会再有。刘所长的确太了不起了,这样的人我还从来没见到过。他对所有的人都那么真诚,并不是因为你有钱有势。他在台湾很受尊重,他搞了一辈子对台工作,去了许多次台湾,却只是工作,从不游玩。去年他带着家人去台湾,才第一次去看阿里山。”

  是啊,只要与刘老师有过交往的人,无论是谁,都能讲出他一串串动人的故事。台湾国民党智库执行长尹启铭说,过去我一来北京,总觉得有了困难还有个靠山,因为有刘老师在,可这次来觉得空落落的,因为刘老师走了。2008年之前,两岸很少往来,要吸引台商到大陆来投资,就要增进两岸沟通互信和了解,于是,我们共同推动两岸产业搭桥计划,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刘老师是两岸产业合作大陆方的召集人,我们接触较多。我们个性很接近,都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他笑起来,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线,让人觉得很温暖。他待人真诚,我们每次谈话他都带着笔记本,我一边讲,他一边记,一丝不苟,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敬业。我们共同推动了两岸无线城市、LED、物流的产业合作。他创办的台湾研究所对于推动两岸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震涛的女婿王有柱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他是一个严格的家长,我写的每一份东西他都要修改。作为他的女婿,他在外面总让我离他远一点,也不会介绍我,怕我沾他的光。我们看到台湾房价便宜,想在台湾买房,可他说,谁都可以买,唯独你们不能买,不能到台湾炒房。他认为,台湾企业的管理经验比西方更易于让我们接受。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先后带领大陆1500名总经理赴台学习,改变了大陆企业对台湾的认识。他住院时还说,要去台湾建立中小企业交流中心。如今,这个愿望我们会替他实现的。他作为两岸产业合作专家咨询小组的召集人,为两岸“搭桥专案”赴台考察几十次。在他的推动倡导下,一个又一个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搭建起来,一个又一个台商企业在祖国大陆生根、开花、结果。

  在我们心目中,刘老师就像大树一样可以依赖。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学者,都是在他的培养熏陶和影响下,开始致力于两岸关系研究、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逐步成长起来的。他没有一点官员的架子,也不摆大专家的谱儿,十分平民化。他为我创造了许多学习交流机会,我也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他的睿智、学识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今年春节前的一个下午,我们去医院看他,由于没有化疗,他的面色很好,见到我们来了,十分高兴,虽然说话气力较弱,但还是与我们交谈了很长时间。他笑着说,春节可以回家过了。但谁都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面。

随心三题
女人的包(散文)
海峡两岸闻涛声
雪地青松(散文)
《猎狐行动》记载猎狐行动最前端故事
“阅读:向大家致敬”讲坛举办
责编:杨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