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周末是休闲购物的大好时光,“商场周日停业”让人难以理解。但对于在外华侨华人而言,这并不足为奇。近日,希腊多个侨团及当地华商共同签署协议书,倡议抵制周日和节假日店铺营业的违法行为,并承诺将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对商户营业时间的规定。由此引出了各界对华商店铺周日营业问题的热议。
周日营业是个问题
“在希腊,法律规定了除指定旅游区的纪念品店,卖饮料、报纸的小亭子外,全部的商场、公司周日都停业。”希腊《中希时报》社长、华商吴海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不仅是在希腊、德国、以色列、意大利、印度等,一直都有周日停业的传统。据报道,这一传统在法国始于1906年,商家一年只有4个周日允许营业。近几年,这些国家也都在逐步设立“星期日法案”。2014年1月,欧盟召开会议,讨论推动星期日法案,并通告在欧盟的人都有权从休息日和更好的工作时间中受益。
“我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可以周六集中来购物。不过,国内客人来访时,周日的行程就较难安排”。已在法国居住8年的华侨时先生告诉记者。吴海龙则表示,“据我了解,华商周日营业的现象,在希腊甚至整个欧洲的城市都有,并不少见。”早在2013年,法国两家家居装饰店因不顾司法判决,继续在周日营业而受关注。去年10月,一些雅典华商也因坚持周日开门“做生意”,遭到了当地政府多个部门的联合查处。此后,虽然华商有所收敛,但风头一过又重新开始了这种“亚洲模式”。
“拉锯战”缘何起?
周日营业为何屡禁不止?华人商家与当地政府之间又缘何长期“拉锯”?
究其根源,这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和冲突不无关系。保护工人的健康,促进家庭、私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是全球多国为星期日立法的终极追求。另据了解,多年来,天主教教皇也在呼吁各国承认星期日为休息日,使人们在礼拜天得到休息。经济环境、家庭等因素也成为周日休息立法的理由。然而,对于华商来说,周日里,更多的人得空出来购物,能招揽到更多客源,业主与顾客岂不是皆大欢喜?
“虽然华商们的勤劳精神值得理解和肯定,但在国外,更重要的是守法”。吴海龙说道。华商法律意识淡薄一直是解决此问题的一大掣肘。不少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遮遮掩掩”地做生意能在当地执法部门眼皮下蒙混过关。如此一来,华商与政府之间开始了长期“拉锯”。
进一步说,华商坚持周日营业也打破了驻在国当地的经济秩序,容易引来当地民众对不公平竞争的不满。“为什么本土商户就不能营业,中国商店就可以例外呢?长远看,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商人的形象”。吴海龙说。
从对峙走向和解
“法国本土商户其实对周日营业也有需求,尤其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境况下”。时先生告诉记者。据报道,由于福利改革和严峻的经济形势,欧洲各国也有意使“周日禁令”变得更灵活。作为欧盟成员国中最早放松禁令的国家,瑞典规定周日可在12至16时营业。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也相继放松这一规定。今年2月,法国总理瓦尔斯来华访问时也表示,为了刺激经济,吸引更多中国人投资消费,巴黎等城市的商店将在周日也向游客和消费者开放。
文化的多元和族裔的多样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活力,但华商们也需要驻在国政府给予更多的关心。多年经商所得经验让吴海龙感受到:当地政府定期与侨领们召开座谈会,倾听侨民对各方面问题的意见;多向侨民普及法律常识,将更有助于侨民融入当地主流文化。
此次希腊侨团与华商的倡议之举,也正是华人群体为化解这种文化观念上的对峙,使之走向缓和所做的努力。经济发展是个双赢的问题,只有华商和当地政府相互尊重和积极协商,才能走出这种长期“拉锯”的紧张局面,走向合作互利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