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成华区一个安置小区的门口,每天都有一位老人转悠,碰到出现在小区里的人,老人就会热情地向前攀谈:“你也是住这小区吗? 那我们以后就是邻居了。” “两年了,终于快要交房了!”老人的激动溢于言表。
老人叫刘群富,被称为“北改第一签”,是第一个在成都“北改”工程《农房搬迁过渡、安置协议》上签下名字、盖上手印的人。
除了刘群富所期盼的“北改”工程,成都还推出了“四改六治理”、环城生态区建设等一批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着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成都在民生工程建设方面有什么鲜明特点?“大城市、细管理”。这是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提出的城市管理理念,“越是大的战略部署,越需要从全局谋划、在细处切入。”
一篇网文触发一项重大工程
在“北改”工程里,除了有刘群富这样的“第一签”,还有一位“第一人”——“问政第一人”。他的名字叫朱锐,是祖祖辈辈长居成都的“土著”。朱锐几代世居成都北门,城北日益落后的面貌引发了他的担忧。于是,八年前,他开始在网上发表对城市改造的建议。而2011年,他在成都市政府官网发的《关于着力改善成都城北交通现状的建议》,瞬间抓住成都市政府部门的视线,最终推动成都决策实施“北改”工程。朱锐也以“问政第一人”的身份红遍成都。“北改”通过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城一体、民生改善,铺陈出一幅畅通城北、宜人城北、发达城北的美丽画卷。目前,“北改”区域累计完成投资约1752亿元,成为成都重大民生工程。
一篇网文触发一个重点民生工程,“北改”从诞生就显得与众不同,也天然地具有了“问政于网、问计于民”的特点。
成都将这种“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另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中,具体包括:棚户区改造、老旧院落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市场改造;大气雾霾治理、河渠污染治理、交通秩序治理、市容市貌治理、违法建设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
“四改六治理”要顺畅落地,还需要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为此,成都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以及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广泛宣传“四改六治理”,旨在营造成都老百姓人人参与、全民监督、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努力把“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这项工程做成推动发展的基础工程、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正是由于从民众需求出发,才有了超高的民众满意度。最近,成都80余位市民代表验收了“2014成都十大民生工程”,总体满意度达到97.5%。据悉,这些民生工程共涵盖了10个方面174个具体工程,其中包括时下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以及医疗卫生等热门领域。财政实际投入达475亿元,超过年初预算的35%。不少成都市民代表都认为,对比近几年的民生投入,可以看出是在逐年增加。
一片绿色实现
生态宜居理念
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杜甫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就是形容成都美好而又繁华的景象。而如今的成都也依然享有“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要宜居就要有好生态。成都市政府做的就是要增强成都作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的美誉度与吸引力。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总面积相当于5个西湖、14座颐和园,是成都构建的一条为市中心城区提供绿色生态隔离空间的屏障,成都人民称之为“成都的翡翠项链”。
据测算,环城生态区建成后,将使中心城区的水面比例从1.8%提升到6%,公共绿地比例从6.8%提高到27.2%,生态效益明显。湖区不仅水润灵动,还有广场、亲水平台、游船码头、休息廊、观赏亭等,建有湖心岛等特色景区,以及环湖休闲步道,供市民漫步。公共设施方面,还建有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点、公用电话亭、公共厕所等,以及完善的标识系统。可以说环城生态区融入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景观、应急避难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景观门户,这样的设计,就是出于让市民能够享有城市绿色客厅的功能定位。
不仅是环城生态区,成都其他民生工程建设也体现着环境绿化、生态保护的发展理念。“北改”旧城改造作为成都近几年来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其建设规划当中也加入了“三带”空间布局。旧城改造在解决危房重建、交通拥堵、治安复杂等民生问题的同时,努力为群众营造“水韵悠长、绿意盎然”的生态文明景观,让老百姓享有更宜人的生活环境。此外成都还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及监测,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定期向市民公布PM2.5监测数据,并实施大气污染预测预警,作为天府新区“生态之肾”的兴隆湖,今年6月将正式开放。
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表示,成都将民生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并重,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全市绿色繁荣、绿色发展。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深化城乡水环境治理,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项治理换来“半小时交通圈”
“这段时间以来,乱停乱放的车辆少了,路变宽了,拥堵少了,出租车随意上下客明显减少。”在一环路人民北路十字路口,一位市民如此评价最近的交通状况。
政府的交通管理工作是老百姓在生活中感受最直接也最关心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成都市实有人口突破1700万人、汽车保有量突破308万辆、电动自行车总量超过400万辆,这些数据在印证成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成都这座特大城市提出了一个特殊的交通难题。
“四改六治理”是继“北改”后成都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交通秩序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专项整治工作赫然在列。为此,成都公安交警组织警力“重拳出击”,强化路面秩序管理,强力整治摩托车、黄标车违禁入城,深化货车、出租车“定人定车”管理。同时还强化智能交通科技实战应用,构建交警大数据应用平台,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分控中心,对违规车辆进行监督整改。
“人民南路三段辅道一线都设置有禁止停车的标识,只允许就诊车辆即停即走,不允许长时间停车等候。” 成都交警一分局民警刘双清表示,此处是留给救护车的应急车道,希望市民在此停车的同时多为其他人考虑,让出生命通道。
根据最新出台的《成都市交通秩序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到2016年成都将新增1000名交通协管员和文明交通劝导员,加快组建“成都市道路交通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发挥交通管理“智库”作用。在“硬件”上,成都还将推进新建停车场项目100余个,停车泊位4万余个,力争2017年内基本建成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同时实施“三横一纵”的建设,继续推进“北改”工程5条骨干路网建设。据悉,“半小时交通圈”建成后,不仅道路会更畅通,车辆行使更有序,乘车也将更便捷、迅速。
此外,成都还将进一步整合城市交通信息和管理资源,启动实施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大数据”的运用将加强交通管理应用,完善驾驶人“黑名单”制度,建立单位、个人的文明交通信用档案。
一份人文情怀创造归属感
纵观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城市,都极具人文情怀。成都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同样不忘留住人文情怀。
一座城市,如果能够借助于悠久的文脉营造城市人文关怀的精神特质,如果能够在重大民生问题、社会建设领域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处处体现人文情怀的理念,时时散发人文情怀的气息,她的生命力将更加旺盛持久,她的魅力也会更加光彩四溢。
刚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伍娅每个月充60元公交卡仍然觉得有些捉襟见肘,“但是现在每个月花在坐公交车上的钱明显越来越少了。”伍娅说的确实没错,成都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两小时免费换乘”的惠民举措,这让像伍娅这样的上班族们每个月的乘车费用直线下滑,“原来每个月充60元不够用,现在最多充40元还经常用不完。”
除此之外,在成都“四改六治理”之一的老旧院改造过程中,成都市政府针对老旧院落改造建立维修资金,通过院落业主共同筹集资金的方式,来解决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今后出现的问题。为什么老旧院落也要建立维修资金?“最重要的就是让老旧院落的居民在环境改造好后,能够后顾无忧地生活,让改造成果不是昙花一现。”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维修资金就是要通过由院落业主共同筹集资金的方式,来解决院落内房屋后续维修问题。旧院改造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设计无不浸透着为市民着想的人文情怀。
“北改”民生工程的改建范围是成都历史文化的富集区,昭觉寺、驷马桥、三洞古桥、天回镇都是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有着禅文化、茶文化、大熊猫文化等多元文化底蕴。成都以人文关照、满怀历史的建设要求狠抓“北改”工程,对没有保存价值、严重制约城市功能的堵点、壅塞体和陈旧建筑进行拆除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大拆大建,注意保护和承接好北部城区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
“北改”文态项目是成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九里堤遗址公园到新桥明园,再到成都首条禅茶文化特色街一期项目计划开工……“北改”工程在业态发展、生态优化的同时,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创新。
成都用自身独特的人文情怀,创造出了市民大众对这座城市强烈的归属感,以“天天归零”的理念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提升城市品位品质,使人们记得住乡愁,使历史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