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引资魅力持续递增

青岛将文明内化为城市精神

潘旭涛 赵 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3月12日   第 06 版)

  2014年度“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

  青岛城市一角

  美丽青岛
  张 津摄

  和谐青岛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城市特色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外表,更在于精神。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魅力青岛拥有多重“身份”:外贸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城市、海洋科技城市、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上月底,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出炉,青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身份得以继续保留。

  作为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无论哪个城市荣获该殊荣,必然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水平、综合实力和市民良好素质,所以,其含金量不言自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岛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创建,到2005年以全国副省级城市测评排名第二位的优异成绩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到2011年再获此殊荣,再到2015年2月蝉联此殊荣,青岛逐渐触及了城市文明的灵魂。

  

  一座有大爱的城市

  有人说,青岛跟色彩投缘,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到青岛、黄岛、红岛,再到绿石、白帆、金沙滩、银沙滩,从前几年的黑白家电,到如今的蓝色经济,就连它依偎的这片海洋也要叫黄海……但让人备感暖心的是这座城市渗透出的那种境界——爱的色彩。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化名“微尘”捐款5万元。工作人员查找记录发现,他们还曾为新疆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为抗击非典捐款1万元,还多次救助贫困患病儿童和福利院孤儿,均署名“微尘”。

  “微尘”到底是谁?一时间,这成为当地媒体的重要话题,青岛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结果,一个“微尘”没找到,众多“微尘”却涌现出来。

  千万个“微尘”活跃在这座城市,践行爱的传统,上演文明接力:在大街上,“红飘带”出租车如同一张张流动的城市文明名片,演绎一个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美德故事;女教师突发急病,当地广播和出租司机们,从外地医院联系到药物,一路绿灯运送青岛,将其从死神手里夺回……

  倚仗每一名市民的共同努力,青岛人才得以创造、承载并共享着这座城市的文明之果。

  据统计,目前,青岛市共有注册志愿者53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11700余支,经常性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900余个,有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笑姐”爱心助残团队、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等知名志愿服务组织。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不论是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还是去年的云南鲁甸地震,在灾区救援现场,人们都会看到这支救援队忙碌的身影。

  “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最大的年龄57岁,最小的才十几岁,基本是‘蓝二代’。我觉得,志愿者从孩子培养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全民都可以成为文明青岛的志愿者。”正如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所言,公益慈善已然融入到青岛的城市基因里,成为一代代青岛人传承和遵从的文明守则之一。

  政府与民众悉心呵护

  一个文明的城市,一定是珍视自然、保护生态的城市。

  青岛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享受身旁的碧海、蓝天。与每一个青岛人一样,青岛的管理者们格外珍视“碧海蓝天”的环境优势,全方位提升城市软实力。

  3月9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到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调研保护工作并强调:“我们要拿出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巩固现有成果,解决突出问题,坚决把胶州湾保护好、治理好。”

  近几年,青岛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重点,修编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规划内容的落实与监督,严守城市规划红线、绿线、蓝线、黄线、紫线、橙线、黑线,加强对城市天际线、山际线、海岸线的保护。

  “碧海蓝天工程”、“十绿工程”、“环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环胶州湾流域截污治污工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验收……所有行动的推进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科学内涵相契合。

  同时,在技术日益创新的今天,青岛紧随时代步伐,推动城市管理法制化、人性化、信息化、科学化,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青岛人感觉到,生活环境在改变,生活品质也在提高。因为,这不仅是一座绿色之城,也是一座民主之城、平安之城。

  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青岛着力打造城市优质服务。党政机关作为文明城市的“第一窗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此外,青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全完善生产安全、饮食用药安全、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等监管维护体系。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安全消费关系到千家万户。对此,青岛以外贸标准办内贸,实施“菜篮子”建设保障国际标准提升计划并建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凭借推进“平安青岛”建设,青岛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针对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青岛则对症下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文明交通管理体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国际化商务城市和‘一带一路’北方门户城市,文明为青岛的城市气质和形象增加了新内涵,为青岛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了一项必要条件。”对于再获“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殊荣,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如此评价。

  今日之青岛,绿地青葱,蓝天透澈,街道整洁。“这座城市的变迁,绝非仅浮现于城市面貌的变化,而是城市神韵与文明的内外兼修,是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政府服务和市民素质的悄然提升,更是文明新风融入市民生活的高度升华。”对此,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绍军同样有感而发。

  的确,行走在这座城市,你能随时感觉到它的文明、友善、亲和。

  在青岛,有一支1000余人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他们每天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开展常态化文明引导、交通劝戒和志愿服务,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青岛数年来坚持开展的“感动青岛”十佳评选和“文明市民月评”活动,共评选推出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0人、“文明市民”110人,用讲故事等方式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晕染出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仅在去年,青岛就有1人被评为首批全国优秀五星级志愿者,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青岛人友善、文明,不只是对身边人,对来客也一样。

  对外来投资者,青岛展现亲商、安商的温和面貌,在全国率先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环境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对外来务工者,青岛打造“新市民之家”,为新市民们提供从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学习教育到维权服务等全面帮助;对外地游客,青岛人热心指路、诚意相待……

  文明进步是一个城市永恒的追求。“强理想信念之‘根’,铸价值引领之‘魂’,筑城市文明之‘基’,倡社会文明之‘风’。”如李群所言,这是青岛的文明宣言,也是青岛的文明守则,更是青岛保持文明的秘诀所在。

青岛将文明内化为城市精神
国土部部长为青岛市民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