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2月10日 星期二

泉州 侨亲侨乡共享时代红利(行进侨乡·泉州故事)

本报记者 刘少华 高 炳 聂传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2月10日   第 01 版)

  运伙村里处处可见华侨捐建的设施。
  刘少华摄

  一个3000人的村子,在海外有1万侨亲。这里是泉州的一个普通村落,运伙村。

  如果说侨亲的根在侨乡,那么在福建,泉州的根系最发达。福建这个全国重点侨乡,共有海外侨胞1512万人,泉州就占了750多万。

  从早些年的直接投资,到如今华侨与泉州共享时代的机遇与红利,华侨的一腔热血,早已流动在故乡生机勃勃的发展中。

 

  “家乡建设需要多少钱,我都出”

  直到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了40多年,泉州人王嘉璋才在1986年第一次踏上父辈生活过的土地。在外甥女眼里,热爱摄影的他,这么多年来一回泉州就“不爱坐车”,而是用双脚围着城转,拍下无数故乡的样子。

  直到出去闯荡了10年,菲律宾华侨郑和平才在1992年第一次回到了家。从那时起,在家乡人回忆中,他为家乡做得最多的事儿可能就是“捐、捐、捐”。这些年他捐助过的村子与学校,遍布晋江。他的老家,晋江市深沪镇运伙村,无论修路、修公园,只要找上门来的,他都会慷慨解囊:“只要是为家乡建设,你们先筹钱,缺多少都算我的。”

  一条血脉相连的根,让华侨们热衷于为家乡做些什么。泉州侨联副主席王巧丽告诉记者,泉州在福建连续十几年GDP排名第一,与华侨不忘故乡,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有直接关系。

  “口耳相传两百年,一晚就找到了族谱”

  在泉州,如果王巧丽想要做与华侨有关的事,她能找到可以做事的人超过3000人,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各乡镇、村子里的侨联小组里的义工。他们乐于为华侨服务,也借此深化乡情。

  “在台湾做族谱展时,有人找到我们,说祖上口耳相传是泉州人,但时隔两百年了,早先的族谱已没有下落。我们回去发动侨联小组寻找,一晚上就找到了。”像这样的故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华侨中,屡屡出现。

  越走越亲。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泉州各级侨联共接待港澳台侨社团3000多个(次),先后组团200多个(次)赴港澳台和海外参加同乡会、社团庆典活动。目前与侨联建立联系的港澳台侨社团达1000多个。

  运伙村在菲律宾的侨胞社团,每两年换届一次。村支部书记许锦芳带着20多人去见证换届,刚从菲律宾回来。这次他们去,制作了精美的电视片,带着这两年村里花费的所有明细账目,去向华侨们汇报情况。看到家乡的巨变,侨亲们都喜上眉梢。

  从“美丽乡村”到“一带一路”

  走出去的华侨热心地回馈家乡,而中国发展的时代红利,也逐渐让华侨们尝到了甜头。

  运伙村建设得很像个小城市,干净整洁的街道,家家户户几层小楼,有公园,有工厂。在村委会会议室的墙上挂了31块奖状,其中至少有一半与“美丽乡村”有关。

  郑和平有着长远的打算。他在村子里的工厂雇了500多人,年纳税额从5年前的200万,飙升到了现在的超过550万元。“我打算,帮村里建一个市场,吸引外面的人来村里做生意。村子里的自我‘造血’能力,才是长久发展的保障。”郑和平对记者表示。

  作为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会长,傅森林和同乡会里的许多人,都希望抓住祖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机。他发现,福建尽管第二产业发达,但第三产业却偏弱。他决定投资加引资50多亿元,在泉州兴建五金机电市场,将过去污染严重的陶瓷厂转型成为专业市场。

  “一带一路”则为华侨与祖国之间的互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觉得,要想做好这么大的战略,国家层面要有动作,民间层面则应当发挥华侨独特的力量。”去年12月底,傅森林带着128人的经贸考察团回到泉州,在这个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谋划新的事业。

  

泉州 侨亲侨乡共享时代红利(行进侨乡·泉州故事)
习近平向全军老同志祝贺新春
充分发挥参事馆员咨询国是作用
海军护航编队访问法国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完成芯一级动力试车
中国与“巴铁”的关系将更铁(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