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1月22日 星期四

治疗病症最正确的方法是“对症下药”,没有一药治百病之理。“量化宽松”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极为管用,但对其他国家却未必对症。本周,欧盟已经计划更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而日本则在服药后显示出“不适应症”。

量化宽松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本报记者 杨子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22日   第 06 版)

  图片来源:FT中文网

  法国总统奥朗德当地时间19日在对商界领袖的讲话称,欧洲央行将于周四决定购买主权债券,这将为欧洲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资金动力。但日本央行的官员则建议,希望“能尽快缩减货币宽松的规模”。

  欧洲央行准备吃“药”

  两种声音出台之前,瑞士央行15日关于瑞郎与欧元“脱钩”的声明已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这种“变脸”的真实原因在于,瑞士央行已知欧洲央行可能会在近期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脱钩是为了遏制大规模避险资金流入瑞郎,推升瑞郎有效汇率大幅升值并危及出口和经济复苏。

  奥朗德的讲话强化了欧洲央行将追随其他主要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措施的预期。

  美国依托几轮“量化宽松”的技术手段让经济强力复苏,欧洲的很多言论称,欧洲也应该效仿美国大力印钞。

  欧盟最高法庭的顾问以及瑞士央行,已为量化宽松即印钞铺平了道路。根据路透社所做的调查,市场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启动QE的概率高达90%。

  而日本央行态度却颇让人深思。在启动3.5万亿日元的计划后,《日经新闻》最新的报道指出,面对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日本央行官员越来越忧虑。

  在去年10月央行委员会决定加码宽松举措的时候,一些委员提到这一举措会伤害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并给公众造成债券购买实际上是允许赤字支出扩大印象。但委员会权衡下来,认为利大于弊,于是出台了扩大宽松的举措。

  “火箭助推器”的走样

  熟悉此轮金融危机历史的人都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和欧洲相继在2009年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但这种政策最终的意图是作为一种紧急措施,向发达经济体注入货币意义上的“火箭助推器”,以使其重新回到经济增长的路径上来,其实施期限以月计算,而非以年计。

  结果正如世人现在所看到的,“紧急”措施变为了“长久”之计,以“月”实施变为了以“年”计算。2013年初,金融危机爆发的4年多之后,一种新的、强度更大的量化宽松被实施,并被戏称为“从直升机上撒钱”,将货币直接注入经济体中。

  经济学家分析,这种做法并不以税收为基础,而是直截了当地印钞。它通过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将表现为政府的负债。就像吸毒上瘾者需要更大剂量的海洛因来维持一定的快感一样,现在看来,量化宽松似乎必须不断地扩大规模,才足以阻止西方经济体重新陷入衰退。

  不对症的后遗症

  量化宽松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生活的一个永久性特征了吗?

  未必。来自日本的样本已经告诉人们,超低利率的维持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相应的结构性改革还没有提上日程。

  欧洲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已是板上钉钉。目前的分歧在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IMF总裁拉加德想让成员分担尽可能多的风险,而其他国家主张欧洲央行承担大部分购买成员国公债的风险。

  即使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妥协,量化宽松同样并不是万能良药。对金融危机所暴露的全球经济的种种失衡而言,量化宽松这服药是不对症的。

  前英国央行总裁金恩表示,更多的货币政策刺激不会扶助全球经济回复强劲增长,因为我们尚未解决疲弱的问题。

  路透社对货币市场的交易员进行的调查显示,欧洲央行推行的主权债购买计划,不足以拉动通胀率达到目标水平。

  1975年,亚当·弗格森写的一本题为《当货币死亡》的书,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因战争债务偿还需求,德国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导致经济崩溃的事实。这是个提醒。

皮肤下的科技,你敢试么?
量化宽松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反恐斗争的核心在别处
俄4月起停止向乌优惠供气
美国政府想要“劫富”?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