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邹文和《艺术的信源》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19日   第 11 版)

  很久以前,邹文就困惑于东西方文化传播力的差距: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地中海附近产出的文化,传播都呈360度波幅,从埃及、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源出,向东南西北各方向扩散;而在恒河、黄河、长江流域诞出的文化和宗教,基本只是向东流布,没有向西深植的能力。除了地理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为此,他在不断的艺术传播实践中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艺术的信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阶段性的总结。展书阅读,只觉那些灵动、明亮的思想密集跳跃,让人浮想联翩,如太阳的光斑,所到之处,照亮了原本昏暗的角落:

  “传播的人工能动意义何在?如果信息的搬移以较快速度进行,事实上会压缩空间,同时又扩充空间。因为搬移使我们的视觉经验倍增,我们的生命半径也会随之扩增。”

  “人类要在动态中不断体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创新、突破,而创新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我们面对的文明,是一个经由几千年建设积累形成的优化和规范,是人类趋利避害选择最优化、最大化的结果,是固化的好。每次创新空间很小,风险很大。”

  “中国文化连续未曾中断,可能就因为我们善于复制,自动屏蔽或节制了创新、变革、扬弃和生发。四书五经、科举教育,都鼓励对以往文化的崇拜和遵习。这使我们在获得稳定延续时却折损了创新。每次创新,似乎都在大起义、大迁徙、大战争之后出现,我们在创新时所付出的代价,比别的民族要高昂得多。”

  “什么是理想的传播?宗教、广告都借助于形象和艺术来传播,艺术能够解决传播的粗放和低端状态,让传播最大化,减少接受的抵抗,让传播有效而愉快。比如小说,就可以对应到个体,重视到每一个人物的情感,可以把社会成员中终端的那种细微存在表现出来。艺术传播业负有将信息导向精神文明纵深的使命。中国文化历史上重埋而不重传,重保留而不重扩散。”

  邹文,这个自称“文化搬运工”的清华教授,不但深入探究艺术及文化的特性、传播规律,还以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职责,策划、主持了100多个规模不小的艺术传播项目,力证艺术可以启人心智、助力传播——从让艺术品走到寻常百姓家的“诚信艺助”,到2008奥运景观雕塑国际巡展、“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八城雕塑赠建活动”。

  他从王府井举办的雕塑展领悟到街头宣传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妙用:在繁华地区会自动赢得现成观众,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传播中非常优质的受众群体。流动观众一般都年轻、时尚,对新鲜事敏感,扩散面广,因为他们不是当地居民,会到处走,他们有扩散和再生的能力。他们几乎都有手机,手机就成了传播的导体,还会继续扩散。

  所以他选择在美国华盛顿市中心国家广场连续举办“中国文化节”,今年又将文化节并入美国亚太裔传统月中举办中国周文化节。2012年,邹文以1008面分别印有一个美好词语的丝绸,在国会山前“打开”一把中国巨扇,然后将丝绸散发,让观众“各执一词”,与他人获得的词合成有意义的短句。这项名为“千言万语祝福中美”的行为艺术,令人耳目一新。

  2013年中国文化节呈现的是20套中美典型服饰,它们被悬挂在庄严的美国国家广场,亦庄亦谐地形成“晾衣服、晒文化”的地景艺术。作品的寓意是,每一款衣服,都可穿在不同国家人的身上,但现代人还是偏爱合身的衣装。大同小异的世界,需要求同存异。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他在友情圈发出通知,让3-12岁的孩子们,把中美建交35周年的信息告诉任何一个认识的人,用绘画记录下对方的微笑。1000多张印在丝绸上的中国“剪纸”连接起几十组展架,100幅中美小朋友的摄影绘画作品与远方的方尖碑相映成趣,而背面100多幅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原生态或中国社区文化细节的摄影、绘画,让大批游客忘却了原先的观光目标,感受到中国的温暖与活力。

一座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邹文和《艺术的信源》
传统文化怎么讲?
爱书妙语
全球侨胞中国梦
为中国“心灵文化生态”洗尘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