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北京携手张家口释放冰雪激情

本报记者 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18日   第 05 版)

  图为张家口万龙滑雪场

  图为冬日里的国家体育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1000多年前,面对燕北寒风,诗仙李白写下如此的诗篇,仿佛是北京和张家口的时光剪影。根据相关议程,国际奥委会将于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投票,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最终举办城市,北京能否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也将随之揭晓。

  

  ❶再邀奥运恰逢其时

  “这些日子,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这段致辞,至今仍回荡在人们耳边。简单的“无与伦比”4个字,让北京夏季奥运会成为了世界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的盛典过后,中国为何再邀奥运来华?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在申奥宣讲会上表示,举办冬奥会是中国顺应历史潮流与发展规律的理性举措。从国际上看,举办冬奥会既可以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又有助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就国内而言,由京张共同承办冬奥又是拉动经济增长、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着妙棋。“现在,张家口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北京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京张共同举办冬奥会,那么张家口的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就会被一下子带动起来。冬奥的到来也将促进本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王惠说。

  北京市市长、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协会全会上表示,13.6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和向往,将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坚强后盾。事实上,中国多年的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激发了人们旺盛的体育休闲需求。因此,中国申办冬奥会可谓恰逢其时。

  ❷申冬奥缘何“京张配”

  “能够将赛事放在鸟巢举办很奇妙,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被誉为“单板滑雪之王”的美国选手肖恩·怀特现在提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仍然赞不绝口,并表示如果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自己会举双手赞成。“如果那时候我还没退役,我肯定会来参赛,不然也会观看比赛。”肖恩·怀特说。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同,本次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两地联手申办。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京张两地联手申办既符合冰雪运动所需的气候及地理特点,又可以让两座城市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内外有着无可比拟的城市影响力。北京基础设施发达、重大活动承办经验丰富,拥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一流的安保力量,社会治安良好。相关数据显示,在公路设施方面,截至2013年末北京市公路里程达21614公里,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813条。在轨道交通方面,今年4条改扩建线路年底开通后,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27.2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的京奥,为北京留下了一批如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这样的大型运动场馆,这无疑为再次承办奥运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北京还拥有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可以为冬奥会的主办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智力支持。

  张家口位于北纬40度左右,其即将承办雪上项目的崇礼县境内小气候明显,年均降雪高于周边地区,雪质良好、风速适宜,是开展雪上项目的理想地域。

  对于承办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市市长侯亮举出了“五大优势”:

  自然条件好。崇礼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降雪,持续到来年4月初,滑雪期长达150多天,符合降雪期在4个月以上为优秀的冬奥会评估标准。

  雪场设施相对完备。崇礼县从1996年便开始滑雪运动项目建设,按照国际赛事标准,目前共有各雪道82条69公里,总运力达到每小时4万人次。滑雪场配置了世界领先的高速索道,其中4条高级雪道获得国际雪联认证。各滑雪场均有完备的人工造雪系统。

  交通输送能力强。崇礼县距张家口市区仅40公里,距北京直线距离133公里,全程高速直达仅需两个半小时。京张高铁通车后,从张家口到北京的时间将缩短到40分钟至1小时,运力大幅提升。

  配套设施日臻完善。目前,仅崇礼县便已拥有11家星级酒店,规模以上饭店20多家,可同时接待6000多人住宿,8000多人就餐。未来,日接待能力可达到2万多人次,年接待游客能力将突破400万人次。

  空气质量优。2013年全年,张家口空气质量高出全国平均达标天数14.3%,在74个被监测城市中,张家口的空气质量在长江以北位列第一。

  北京扎实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张家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无疑让“京张配”成为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最佳选择。

  ❸外媒抹黑很不靠谱

  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的优势和努力虽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但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在歪曲事实的基础上,对中国申办冬奥会进行了一些不实报道。

  例如,彭博社阴阳怪气地称“(冬奥)申办进展几乎没有引起传统上喜欢奥运会的中国微博用户的兴趣。这种低调的反应异乎寻常。”再例如,韩国媒体在力挺平昌2018年冬奥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顺便“黑”一下中国,他们以“再见了,索契的泥雪。你好,中国的雾霾?”为题,质疑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能力。此外,还有一些外媒打出“规则牌”。“很多奥委会官员都说,前有平昌和东京,北京短期内再举办冬奥会的可能性极低。”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质疑道,他认为2018年冬奥在韩国平昌举行,而根据“各大洲轮换举办奥运”的原则,北京若想申办成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葆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外媒的抹黑言论根本站不住脚。“首先,认为中国民众不支持申奥的外国记者应该多来中国走走看看,前几天首场申冬奥宣讲活动的火爆场面就是最好的反驳。事实上,申办冬奥在中国民间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因为冬奥既能带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能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虽然华北地区目前确实存在环境污染现象,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必经的成长之痛,西方国家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22年之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孙葆丽说。

  针对“奥运不可能连续两届在亚洲举办”的说法,孙葆丽认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缺乏基本体育常识的表现。“《奥林匹克宪章》中没有一个字规定奥运会不能连续两届在同一个大洲举办。”孙葆丽指出,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奥运会主办国表现出了一定的“洲际轮换”色彩,但这是由于当时的亚洲、非洲等地区经济发展过于落后,欧美等国希望借“轮流坐庄”推动奥运在全世界的普及,因此这一所谓的“不成文规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而如今,随着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崛起,世界形势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际奥委会在选举主办城市时将只找最合适的那个。”孙葆丽表示。

  ❹三个数字:13.6亿、4亿、3亿

  《奥林匹克宪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在冬奥会这样的世界性体育盛会中,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样3个数字:13.6亿、4亿和3亿。即13.6亿的中国总人口,约4亿的青少年,北京、张家口影响力辐射地区人口超过3亿。这意味着什么?王惠说得好:这意味着京张冬奥足以切实影响数量巨大的人群,不仅可以极大地释放冰雪项目的普及潜力,还可以扩大内需,为经济增添持久动力。冬奥会在京张举办,将让十几亿人在家门口感受到冰雪运动项目的纯洁与魅力。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人将走出房间、走向雪地、走向冰场,实现从“观众”向“运动者”的华丽转身。冬奥将为这个东方大国的国民身体素质拓展出一片新天地,奥林匹克精神在13.6亿中国人中也将得到最光辉的传承。

  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认为,冬奥如能在华举办,也将为中国冬季体育事业的根本提高奠定基础。“目前,就我国的冬季项目而言,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仍然不高,冬奥将促使有天赋者加入到相关竞技体育及职业体育中来,从而大幅提升中国在冬季奥运项目当中的竞争力。在群众体育上,‘普及慢、不平衡、有亮点、潜力大’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主要特点。京张冬奥将推进冬季项目在华的‘南展西扩’,让参与冰雪项目的省份进一步扩大、人数进一步增加,内容进一步丰富。”赵英刚说,冬奥来华无疑是奥林匹克冬季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大突破。

  体育领域的学者普遍表示,京张冬奥会将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下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共享运动快乐的一次盛会。此外,在中国举办冬奥,对青年人及非冰雪地区生活者所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真正客观地分析,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拒绝这样一个结论:2022冬奥会来北京举办,将会得到优质的赛会保障;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开赛,将会对最多的人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2008年,“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响彻地球村,每一个中国人都期盼着,在2022年,北京能够携手张家口“再次欢迎你”!

北京携手张家口释放冰雪激情
冬奥小百科
北京将为奥林匹克事业作出新贡献
责编:王俊岭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