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继10月份企稳回暖后,11月份继续保持反弹态势。专家认为,与过去稳定的小幅增长趋势相比,我国利用外资呈现锯齿式波动或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出现放缓的情况下,中部地区今年以来呈现较大增长,成为外资青睐的新高地。
【11月使用外资增两成】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1296家,同比增长4.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62.4亿美元(折合6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11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057家,同比下降8.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3.6亿美元(折合6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
从行业划分来看,服务业近年来保持增长的态势并未改变,仍然占据FDI总额的一半以上。1-11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5.5亿美元,同比增长7.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1%。相比之下,制造业的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则继续下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9.3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3.8%。
此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依然保持稳定。1-11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合计投入1000.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1%;同比增长1.9%。其中,韩国和英国对华投资分别为35.9亿美元和12.5亿美元,增幅较高,分别为22.9%和28%。
【中部地区吸引力显现】
今年以来,尽管FDI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专家分析认为,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中国致力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在制造业吸引外资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服务业就成为利用外资的一大主要阵地,成为中国FDI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我国吸引外资在地域分布上也有了一些变化。相比于东部地区增幅放缓,西部地区同比出现下降趋势,中部地区的FDI数据在今年一直呈现稳定的增长势头。今年1-11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东部沿海地区此前一直是利用外资的主力,但现在东部劳动力的优势在下降,同时面临转型升级,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因此使用外资成本高,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产业在向中西部转移。而西部地区,尽管要素成本低,但是基础设施的条件、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则相对较低。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的综合要素实力较强,虽然劳动力价格比西部高,技术水平比不上东部,但是整体来看是优于西部和东部,所以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可能更多考虑的是一个地区的整体情况。
【资金进出将呈常态】
事实上,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FDI数据出现波动,一度呈现下降趋势,引发了一些外媒的猜测。然而,随着4季度头两个月FDI数据大幅回暖,此前有关“外资逃离中国”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外资在这个月增长一点,在下个月下降一点是正常现象。”白明表示,去年FDI数据一直是连续增长趋势,每个月都增长2%-5%左右,属于平稳匀速增长。而今年FDI增长则呈现锯齿式的波动,一方面是受到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家领导人出访所带回的大项目的落地有关,都会促使FDI快速增长。从11月份来看,实际使用外资项目个数减少,但是金额却同比增长22.2%,平均单个项目比去年增长50%。因此,外资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总体来看是平衡的,不能说是逃离。
在四季度FDI数据开了好头之后,吸引外资下降的势头是否能得到遏制呢?在白明看来,第四季度利用外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尽管10月和11月利用外资增长很快,但是并未形成趋势,所以还是要根据具体项目才能确定。
而对于明年利用外资的情况,白明则表示,时高时低的现象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常态,而并不会像此前是相对平稳的增长状态。中国经济处于调整期,既有来的又有走的,有时候流入的会多一些,有时候流出的会更显著一些,这都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