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为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一场“戈壁情怀”座谈会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举行,现场几十位皓首苍颜的老者激动万分,他们都曾参加过我国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把一生贡献给了军事医学防护研究事业。座谈会主持人是今年76岁的王德文教授,他是我国唯一全程参加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的医学专家,至今还带领团队在新武器效应与防护研究领域跋涉不止。
激动领命进入核试验现场
1962年,王德文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1964年4月30日,他所在的研究室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对他说道:“国家要进行核试验,我们奉命组建生物效应研究分队,组织上决定让你参加。”王德文听后非常激动。主任告诉他:“这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绝密!”王德文立即回答:“决不辜负组织信任,坚决完成任务。”
从那之后的32年间,王德文和他的同事们28次赴戈壁、进大漠,闯爆心、踏沾染,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有人落下残疾,有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受到影响……但他们从没退缩,用忠诚和生命,将中国防原医学研究推进世界前列,直到1996年我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为止。
为军事防护研究甘愿寂寞
“文革”期间,王德文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孝子贤孙”,造反派不让他到实验室工作,他感到十分痛苦,但他坚信:“保卫祖国的事情总得有人干。”于是,他白天受批斗,晚上就在家里偷偷研究从大漠戈壁背回来的标本,查阅资料,没有一天中断过研究。
当我国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许多人劝王德文说,搞军事课题研究任务重、经费少、成果保密、无名无利,正好趁此时机转向民用医学,凭实力一定能开拓出广阔天地。一位老友也为他“支招”: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搞这方面的研究肯定有市场。
“军队科研人员怎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那会成为金钱的奴隶。”王德文掏心掏肺地说:“我们是在党旗下发过誓的,如果忘记了使命,一辈子都不会安生啊!”此后,他甘愿忍受“寂寞”,紧跟我国武器发展进程,牵头组建了全军重点实验室,对高新技术武器的致伤规律和防护工作展开了全面研究,把自己的事业拓展到新的领域和高度。
团队精神让他们屡获战功
王德文和同事们在大漠戈壁现场进行生物效应研究时,大家争先恐后要求到距爆心最近的布放点回收动物。核爆炸产生100多种放射性核素,看不见、摸不着,却对健康和生命构成极大威胁,进入爆心就是与死神共舞,大家对此从未说过“不”。
一次核爆炸后,大家穿戴着厚重的防护服,昼夜不停地对大量实验动物进行剖检。经过两昼夜奋战,终于完成任务,帐篷里鼾声一片。王德文却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有新的病变未发现。他步行两公里,把埋掉的动物扒出来,就地做起更精细的剖检,直到最后累得晕了过去。当他睁开眼,已经被战友抬回帐篷。王德文随后和团队对新数据进行分析,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核爆炸对人体的伤害不是传统的4种而是6种。这对核武器防护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军52年来,王德文和团队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在内的重大奖项60多个,总后党委给他们荣记集体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