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专家们如何看待这一论述?
李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有关文艺与市场的关系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文艺理论的最新阐述,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文艺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提升,如此鲜明、响亮,为今后更好地处理文艺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做出了明确而有力的指导。这个重要讲话既从整体上指明了文艺工作的前进方向,也对今后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整个文化管理的科学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在那个时候是针对革命与文艺的关系,因为那时抗战是主题,现在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以后的新时期、新阶段,从革命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的转变。
笔者: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就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做这样的表述?有哪些新意?
李准:市场经济与文艺发展的关系是两重性的,一方面,市场机制能够激发精神生产主体及创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竞争推动文艺繁荣;另一方面,价格与价值背离逆反的市场信息必然对创作产生误导作用,使某些创作者为赚钱而忽视精神文化价值的需求。三十多年来,我国文艺的巨大发展、辉煌成就和遇到的种种问题,反复证明了市场经济对文艺发展的双重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文艺家和他们所在的文艺团体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了市场的奴隶,那么走入创作歧途的事将会不断发生。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来得太及时了,他用高度概括又十分鲜明的语言把这种客观现实和理论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令人警醒,叫人深思。
张永清: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有的放矢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为千千万万劳动者服务的,所以它不是一种个人的情感表达,不是为资本服务的。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在三者上是高度统一的:思想上、艺术上和经济上,既要在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习总书记提醒我们,要有机地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当面临这三者的冲突的时候,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的思想文化需要放在首位。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要有思想性,在艺术上也应该很精湛、有艺术性,同时又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是以往没有的新提法。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现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力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经济效应,另一个是社会效应。其中的阻力来源于市场自发的行为,把文化创作当成工具,只关注消费需求,而忽略了其效应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当需求被激发出来,只考虑市场而不考虑创作水平,是对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不尊重。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影响就是整个文艺创作会有向下走的倾向。
沙蕙(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我今年看了不少戏剧舞台的演出,从上半年的2014年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一直到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其中最吸引观众的还是海内外的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反思,那些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的作品才最有号召力。创作者们都在寻找一种属于本民族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一种商业化的表达方式。艺术创作不是流水线上的大工业生产,它应该是一场春风化雨的对话过程,作者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和观众对话。如果你的眼里只有所谓的市场、所谓的生意,那么观众也只会跟你谈生意,而且很可能是一次性的买卖。
笔者:您对当下的文化环境所培养出来的艺术作品有什么看法?换句话说,座谈会过后应该反思的是哪些人?
陈少峰:当代文化市场中不乏具有艺术水平的作品,但是既能满足市场营销和商业化,又能兼顾文化艺术价值、雅俗共赏、充满正能量的作品,还是少之又少。近几年,以市场为导向的大潮下,一部分粗制滥造的作品占领了不该占领的地方。现在的文艺工作者不能空谈口号,追求大而空的东西。为什么不能为老百姓脚踏实地地创作出优秀的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呢?这一点正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反思的问题。要有实际的好作品拿出来,填补这块空白。
沙蕙:一些烂片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主创者将艺术创作混同于小商品批发,批量生产。细数一下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影视作品,宫斗剧,年代剧,谍战剧,古装剧,时装剧,家庭伦理剧,各种类型花样繁多,但缺少行业剧,即使有,也都是非常小众的,如只看到时尚杂志主编或者投行经理人等光鲜亮丽的职业,看不到教师、农民工、公务员等普通劳动者,这说明创作者创作态度浮躁,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圈钱,盘算的都是投入产出的效益,哪儿还有时间去了解,去思考,去沉淀,去创作,更不要说去涤荡灵魂,引领时代的风气。艺术作品就像一棵树,如果要培育出一棵参天大树,让每一个小树苗都能茁壮成长,就需要特别关注它的生长的土壤和环境,从源头抓起。
笔者:在处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上,您觉得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有的作品走高雅路线难免有曲高和寡之感,这又应当如何解决?
张永清:对文艺工作者而言,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上,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宗旨。并且在自己的艺术活动中把它作为一种自觉践行的宗旨,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很多情况下,在资本化、商业化的浪潮中,创作者往往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东西,对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践行得不够自觉和充分,在事业与产业的选择问题上,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
陈少峰: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这既要有高品质的创作,也需要大众有较高的接受程度。创作者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也要注重接地气,坚持为民众服务的导向。当前作品呈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有的作品是为了宣传而宣传,完全不考虑老百姓的感受;另一方面,有的作品太过于走低俗路线,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价值和思想艺术品位。这两种极端目前都应该克服。如何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喜欢?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更多地在创作上进行引导,增加老百姓接受的元素,比如用传统元素写爱情,牛郎织女里的爱情就能给民众带来美好的感觉。现在的文艺作品,只要有世俗化倾向都会比较有市场号召力,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的是,有一些文艺作品走片面的文艺化道路。习总书记讲话中强调文艺作品应有其双重特性:一是高雅,不能丧失艺术本位,二是有亲和力、接地气。这为创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