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人努力 ■天帮忙

北京能否留住APEC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14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余荣华)APEC会议周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总体较好,连续多日蓝天,未出现严重污染情况,被公众称为“APEC蓝”。北京市环保局13日通报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的初步评估结果,总结了“APEC蓝”产生的三大要素:保障措施带来的本地污染排放大幅减少;周边联防联控协同减排;没有发生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

  “APEC蓝”从何而来?

  “APEC蓝”产生的要素之一是北京本地的减排。从数据看,11月1日至12日,北京市空气质量一级(优)4天、二级(良)7天、三级(轻度污染)1天,四五六级天均为0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44%、57%和31%,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均为近年最低。

  要素之二是周边联防联控协同减排。天津、河北等五省区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明显下降。按照要求,周边省区市主要大气污染物要减排30%,在执行过程中实际减排量已超过30%。

  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周边五省区市实行了工业企业停限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公车停驶,调休放假等措施。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宋强表示,发挥作用的除了控制及应急减排措施外,也包括各地在会前的综合治理。经测算,会期北京PM2.5日均浓度值平均降低30%以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改善,整个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29%。

  要素之三是气象条件。如果说减排是“人努力”,没有发生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则是“天帮忙”。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从北京市空气质量演变情况看,APEC期间北京市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属正常略偏好。

  “APEC蓝”如何保持?

  蓝天是否只能靠运气?就此次APEC保障措施,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进行了一次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环境改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保障措施实施能够明显降低PM2.5浓度。尽管无法完全消除空气重污染,但在污染最高峰,PM2.5平均浓度可下降35%,污染级别可降低一到两个等级。

  实际的过程也证明了“人努力”的重要:11月8日至10日,华北区域大气形势稳定,PM2.5浓度有所抬升,但北京及周边省区市的减排力度达到最大,空气质量维持二级。

  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的是,“APEC蓝”如何保持下去?“空气质量治理需要壮士断腕、持之以恒。”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说,北京的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如同为大都市的东京、纽约,要拥有同样的空气质量,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APEC会期临时措施实现的效果,在日常必须靠大气污染防治长期措施的加快、加强实施来实现,北京工业企业未来的排放标准一定会是世界最高的。

  在机动车问题上,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介绍,除了研究拥堵费、燃油费政策外,还将继续提高车辆排放标准,加大老旧机动车的淘汰力度,例如将研究出台国一标准的机动车限行政策。

习近平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访问澳新斐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会晤
亚太合作将惠及世界
彭丽媛邀墨总统夫人参观军艺
中美首次互颁10年期签证
李克强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
中央50亿支持文化产业
北京能否留住APEC蓝
两岸车手张家界挑战极限
责编:任涛 刘峣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