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首家设立专门机构 关注发展前沿问题

深圳隆起特区经济学研究高地

程全兵 张向群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5日   第 07 版)

  图为研究团队成员

  图为深圳大学校园风光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作为植根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热土、国内唯一一家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的国家级学术机构,在31年成长、发展的历程中,它立足深圳、关注全国,紧跟时代、放眼全球,在经济特区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方面,特别是在特区发展史及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学术成果。

  

  1

  学术研究与特区发展齐步走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特区刚刚诞生3年,刚刚创办的深圳大学就成立了国内最早的经济特区专门研究机构——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首任所长为梁文森教授;此后著名经济学家方生、郑天伦、陈灼华等接力前行,拓宽了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的学术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学科带头人、经济学家苏东斌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团队以特区人的勇气、智慧与胆略,创造了深圳大学学科建设的 “三个第一”和“三个唯一”。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征途上,开启了“以学科促基地”,以“以基地带学科”的成长路径,并形成了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团队培养与学术交流同步推进的模式。这个时期,中心一批具有时代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2010年,著名经济学家、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教授任中心主任,中心又一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获得深圳大学唯一一个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的文科科研博士后流动站,获批深圳大学唯一一个文科领域广东省 “攀峰重点学科”。中心研究成果提出,中国道路就是在中国选择创办经济特区这条道路来完成体制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中国经济特区的创立是“中国道路”的一个标志;“建立开放产业体系”、“政府供给科技产业化公共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力量”等一系列学术主张和发展策略,在国内外特区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

  学术探索为特区发展导航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见证并融入到深圳经济特区气势恢宏的史诗般发展。这种发展也为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研究资源。

  自成立以来,中心研究人员出版学术专著87部多,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近100篇。先后有20余篇理论文章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等全文转载或公开发表,许多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苏东斌教授的《选择经济》与《制度人假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陶一桃教授的《深圳经济特区年谱》、《中国经济特区史要》与《深粤港公共经济制度比较研究》等著作在经济特区研究甚至经济学领域都具有重要学术地位。其中,陶一桃教授的《中国经济特区史论》获中外学者高度评价,被中宣部推荐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35本重点书系”之一,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英文版已由英国Paths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行,推动了中国制度自信的国际化传播。

  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共58项。中心还承接一批服务深圳特区的横向课题68项,先后提供政策咨询报告81 篇,一批政策研究成果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心自1996年6月起创办内部刊物《建议活页》,共出版16卷150期。中心承担的国家教育部重大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系列之《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对中国经济特区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中心还创立的《中国经济特区研究》集刊,采用中英文双语出版,在亚洲、非洲数十个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具有广泛影响,蓝皮书、集刊和信息资源检索平台已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研究的策源地。

  3

  走出国门介绍特区道路

  为加强国内外经济特区理论交流,中心先后创办“中国经济特区论坛”、“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 、“中国经济特区联席会议”,打响特区研究品牌。“中国经济特区论坛”至今已举办了10届,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响应与支持,先后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挪威、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学者官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5个经济特区以及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开发区的学者官员参加论坛并做主旨演讲。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学术水平最高、参会规模最大的经济特区研究专题理论交流平台。

  中心还创办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第一届“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 2014年3月18日在越南广宁省举办。论坛的成功举办,加之与越南广宁省在特区发展规划、政策咨询、党政干部培训等方面长期合作,中心与越南广宁省委签署了党政干部培训及人才培养战略框架协议,并应邀在越南社会科学院就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及其借鉴意义做主旨演讲。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中心理论经济学创新团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非洲发展银行开展非定期的合作项目,向发展中国家介绍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状况及成功经验,让世界了解中国道路实质与内涵、探讨中国转型经验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借鉴作用。先后与柬埔寨园区代表团、非洲十国部长代表团、纳米比亚人组党和纳霍马斯省代表团、日本熊本学园大学展开不同主题的专题研讨。中心陶一桃、袁易明两位教授受邀参加“2014年非洲发展银行年会”,就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借鉴意义做主旨演讲,袁易明教授还受聘世界银行地区研究顾问。

深圳隆起特区经济学研究高地
他记录的“南方谈话”登上报(深圳名家)
更正声明
责编:王俊岭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