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两年举办33场 受众千万人次

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为心灵进补

卜凌雁 林坤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15日   第 07 版)

  深圳女性文化沙龙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观众认真聆听演讲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王峻奇老师结束了一晚的精彩演讲。“哎呀,怎么就结束了呢?我还想听呢!”深圳华实心学院的小郭老师意犹未尽地说。她想上前和王老师合影,却慢了一步,王老师已经被其他粉丝重重包围起来,或交流,或索要签名。

  这是近日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上的一幕。事实上,每场沙龙都是在这种欢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的。

  

  打造都市女性文化盛宴

  2012年,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下,深圳市妇联与市妇女发展研究会策划创办了全新的公益文化项目——深圳女性文化沙龙。深圳市妇联副主席、市女性研究会会长蔡巧玉指出:“深圳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有着多元的文化生态。作为妇女组织,妇联有责任为市民朋友和广大家庭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平台,让现代都市人在完善自我中追求并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让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通过交流碰撞、分享完善达到理解共融、和谐共进。”

  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深圳女性文化沙龙至今成功举办了33场,拥有了一大批女性粉丝:她们有职场“白骨精”,有风尘仆仆的创业者,有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有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还有一些全职妈妈。据不完全统计,沙龙先后吸引了1.65万人次参加现场活动,其中主体是“70后”至“90后”女性朋友,有一些铁杆粉丝从珠三角其他城市慕名专程赶来,一些单位还组团参加,媒体受众达千万人次。

  沙龙主题紧扣女性关注的热点话题,内容涵盖心灵成长、家庭教育、健康养生、婚姻情感、时尚生活、艺术鉴赏等领域,贴近市民需求,融入市民生活,打造了一个市民喜闻乐见、精神依归的文化家园。

  市民与专家面对面

  沙龙以“弘扬四自精神(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融合古今文化,提升女性素质,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突出针对性、开放性、探讨性和前瞻性,通过演讲、辩论、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锋、情感交融与文化交流,让市民朋友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成长。

  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具有开放性、学术性和大众化的特点,不设任何门槛,完全公益性,所有人都能平等参与、交流和分享。沙龙举办以来,广泛发动社会文化机构参与并推荐嘉宾,先后邀请了活跃在两岸四地文化、思想、艺术与教育等领域的学者名流,如台湾作家胡因梦、都市情感作家苏芩、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等担任主讲嘉宾,邀请深圳本土知名文化人士,如印顺、陶一桃、胡野秋、南翔等担任对话嘉宾,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和两性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对话交流,分享浓浓的文化气息和随性率真的文化见解。譬如,台湾著名作家、广告人李欣频在“创意与人生”沙龙中提到,生活中创意无处不在,我们要尽最大的可能把每一个平常的日子过得有意义,过得快乐,进而影响身边的人,把快乐传播出去。

  为了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成效,沙龙在选题和嘉宾邀请、对话和交流互动、媒体宣传和后期传播等方面广泛征集专家学者和观众粉丝的意见。粉丝们更是常常通过微信、QQ群、电话等形式向沙龙工作组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建议和期待,比如推荐话题、邀约专家……

  万千女性的心灵归宿

  两年来,深圳女性文化沙龙立足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关心女性文化生活,提升女性文化品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被誉为“深圳文化品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成为了深圳文化百花园里一朵大放异彩的紫玫瑰。市委宣传部领导认为,“深圳女性文化沙龙填补了深圳女性文化品牌的一个空白”。市社科院领导认为,“深圳女性文化沙龙通过专业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活动,弥补了深圳公共文化产品的不足,为深圳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许多女性朋友则纷纷表示,沙龙让万千女性有了一个心灵的归宿,在这里相会名家、交流情感、传递文化。

  2013年4月28日,在“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十周年纪念表彰晚会上,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以其广泛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荣获“深圳市第十届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称号。

深圳7部作品摘得“五个一工程”大奖
深圳女性文化沙龙为心灵进补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