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西班牙,从上海到马德里,我22岁踏上讲坛,而今已白发苍苍,在教育岗位上度过了35年。在国外办学十分艰辛,但看到这些孩子的成长,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我们的中文学校开办有15年了,虽然是所周末学校,但以汉语水平高级考试做标准,已经走出了三届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都非常优秀,6至8岁入学,16到20岁离校,他们与学校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毕业生进入大学、参加工作后还会回来看望老师,送弟妹甚至自己的子女入学;会应邀或者主动请缨走上讲坛,总结自己的成长历程,向学弟学妹们讲授心得:还有的回中国参加培训,决心当一名汉语教师。
高保罗,在中文学校期间曾担任中国文化宣传活动的主持人,跟随夏令营参观上海世博会,2011年初中毕业,目前是马德里大学口腔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听说今年中文学校的暑期班有健康常识课,他主动提出要来学校上一堂关于牙齿保健的课程。 开课之前,高保罗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解中运用了牙齿模具、牙刷和大量图片,绘声绘色地讲解了刷牙的重要性,纠正了很多小同学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还普及了一些牙齿受伤的急救知识,受到小学弟和小学妹们的欢迎。
郑冰,以第一名成绩从中文学校西语辅导班毕业后,以高分就读马德里理工大学工程系。2009年,在中文学校为应届中学生做入学辅导时,他登上讲坛,以自己13岁来西班牙的插班生经历,告诉学弟学妹如何学习西语。他对如何跟上高中进度,如何适应西班牙的大学学习生活也有很多切身体会,使不少情况与他相似的学生深受启发。
陈君欧,本校的优秀学生,曾是街舞队的领舞,目前留学美国。前年,他回西班牙探亲,休假期间来中文学校看望老师和同学,并应邀与高年级学生座谈。陈君欧在西班牙长大,来中文学校时中文都讲不流利,开始时他对学中文很抵触,后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寻根之旅”夏令营,对于中国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了加快掌握汉语,他分别在周六和周日到学校不同的教学点学习。在留学美国的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中文给予自己的机遇。同龄人讲给同龄人,效果就是不同,连一些家长听了也很受启发。
夏文康,在我们中文学校特别有名,学习期间获得过众多的海外比赛大奖,可他又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大合群。进入马德里理工大学以后,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开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今年夏天,他在北京联系了一个汉语教师培训课程,听到我正好也带夏令营在北京,学习结束后他又参加了我们的团队。看到他落落大方地在夏令营闭幕式上,面对一群认识不久的各国营员,朗读自己撰写的“甲午战争120年祭”,我内心十分宽慰。我相信他以后也一定能胜任汉语教师一职,接我们的班。
教师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中能够有所成就。像上面讲的这样,毕业不忘母校,用个人的专业为母校尽一份心意的学生,从华商中文学校走出去的还有很多。感谢他们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同时也祝愿他们前程似锦!
(寄自西班牙)
(本文作者系西班牙华商中文学校和西华联中文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