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祖国的发展,令人心潮澎湃;山河的壮美,总在梦中浮现;故乡的思念,从未有所止息;家乡的时讯,在海外版,您总能最先了解……
从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创刊,到明年就是30年了。30年来,海外版和海内外读者们一起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坚实脚印,见证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历史性崛起,未来还将一起见证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
三十而立,未来的海外版将会变得更“立体”,更丰富,更可感。今天,我们谨以“我与海外版”为主题,真诚地向读者朋友们约稿。您的每一份记忆,都值得我们珍藏;您的每一份思考,都值得我们考量;您的每一份期许,都激励我们奋斗与自强。我们将从来稿中择优刊发,今日推出的是第一篇文章。
海外版道出侨胞心里话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福建老乡”大卫激动的声音:“老姜,看17日的海外版了吗?其中的《澳大利亚:别被带沟里》一文,警告澳大利亚阿博特政府的观点与我们几天前争论的何其相似,真是道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其实,这个夜猫子并且爱激动的“福建老乡”已经不是第一次半夜将我吵醒了,记得今年1月,他看到海外版刊登的《日本是美国的“资产”还是“包袱”》一文时,也是激动地给我打电话,那时是凌晨3点钟。
我这个在海外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商人兼媒体人一向关注祖国的政治和前途,特别是对中美、中日、中澳及美日、美澳、澳日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总要细细研磨,以便在我的媒体上发出“华人脊梁”的声音。其实大卫推荐的上述两篇文章,我在刚见报时就已拜读了。关注海外版已成了我的习惯。对海外版发出的句句诤言,每当读后,我都会掩卷长思,心绪翻涌,用“道出我们侨胞的心里话”、“给我无尽的启迪”来形容读后的心情还是颇为贴切的。
每年7月1日,都要回顾海外版创刊
说起海外版,我成为它的读者已快30年了。从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它的不同之处:不论是头版抓眼的要闻,还是各个专业版的消息;不论是独到大气的评论,还是清新隽永的散文,无不散发着面向海外、清新独特的“外向型”风格。后来,我移民澳大利亚,从事贸易的同时也开始涉足媒体,海外版更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和引路灯塔。它及时报道中国的各项政策,为我了解与时俱进的中国提供了准确的教材;它客观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解读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根据;它广泛报道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广大民众之多彩人生,为我全景式地了解华人生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渠道。
总而言之,海外版创刊30年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每年的7月1日,我都要求自己创办的墨尔本3CW中文电台“澳大利亚早新闻”,在“历史上的今天”栏目中播出这样一条消息:“1985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
遇大事,海外版上找答案
去年,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曾在澳大利亚引起不大不小的骚动,有一天,我的西人朋友皮特向我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美国会不会为日本与中国开战?”我说:“给你推荐一篇发表在中国报纸上的文章。”说着,我拿出2013年12月6日的海外版,找到《日本时常看不懂中美关系》一文。皮特说他不懂中文,我就将文中最核心的几段翻译给他听,比如“上世纪70年代,中美决定重新打开交往的大门,日本起初被蒙在鼓里”;“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把日本作为要倚重的最重要盟国,但眼睛盯着中国”;针对东海识别区问题,“拜登尚未启程来访,美方已开始在这个问题上降低调门”等。我对他讲,这说明美国涉华决策机制的谨慎理智和战略性思维占了上风。日本时常看不懂中美关系,或者说被自己的狭隘和偏执遮住了眼睛。皮特点头赞许。
最近,海外版开设了“中国深改观察”系列报道栏目,深入探讨中国党建制度改革、新时期干部选拔标准、国企改革的路该怎么走、如何建立经济制度新常态等,我认为在改革进入深水区,部分海外读者对中国道路感到迷茫的时候,开展这种报道和探讨正逢其时,读后受益匪浅。
有了海外网,随时随地可读报
因为生意上的原因,我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世界各地飞着,这为我定时读到海外版制造了困难,幸好,2012年11月6日海外版的官方网站——海外网正式上线,这样,海外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中国驻外使领馆人员、海外中资企业员工以及海外中文读者,只要有电脑或手机就可随时阅读这份报纸,像我这样的“空中飞人”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与这个“良师益友”交流,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知识了。据报道,今年6月6日,海外网新加坡频道正式上线,这是海外网面向海外拓展的第一个国家频道,我真为海外版的全球化眼光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