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

长在南泥湾,屯垦在天山

——写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08日   第 05 版)

  兵团第六师天业集团滴灌旱地水稻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己戎马一生的写照,更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前身成长发展历史的形象概括。

  时光如白驹过隙,从1954年10月7日至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走过一个甲子。虽然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经历,但这个被戏称为“世界最大兵团”的组织至今仍让外界感到神秘,甚至误解。

  “兵团究竟有多少兵力?”“为什么兵团所属的是农场和企业职工却不是军人?”“为什么只有在新疆还保留着生产建设兵团?”这些问题来自于人们口中,来自网络上的留言,也来自记者本人的脑海里。

  不过有幸的是,记者能够在国庆前夕参加由国新办组织的“中外记者采访团”,走进兵团,试着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这是一个承担着屯垦戍边重任的特殊组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恐怕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特殊”了。因为在正式的定义里,兵团实行的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由国家实行计划单列、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特殊社会组织。

  而想要了解这样“特殊”的社会组织存在的原因,则需要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屯垦戍边,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直以来的最大使命,也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中央王朝巩固边防、开发边疆、维护多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军在乌孙国的眩雷(今伊犁河谷)即开始了屯田,史称赤谷屯田。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军就有屯”,屯垦时间长达161年,人数多达5万余人。到了清代,新疆屯垦事业空前发展,至1911年时,耕地已增至70.3万公顷。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为了在巩固边防、维护新疆安定的同时不增加新疆人民的经济负担、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恢复与发展,入疆部队在保卫新疆的同时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中。

  1954年,中央命令驻疆解放军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经过兵团人的艰苦奋斗,到1966年兵团农场已达到158个,人口规模148万,形成多门类工业体系,各项事业发展都达到较高水平。

  但随着“文革”的到来,兵团的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1975年,兵团被撤销。

  根据兵团副司令员陈家竹的介绍,1975-1981年期间,原兵团的农垦区、工矿企业财务亏损严重,需要靠国家返销粮救济。而大批汉族干部调回内地的同时,民族分裂势力逐步抬头。最终在王震同志的建议下,中央决定于1981年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此后,兵团进行了二次创业,将建设和发展推入新时期。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拥有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4391家各类企业,管辖着接近270万的人口。

  2014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指出,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这是一支传承艰苦创业精神的英雄队伍

  最初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由一支久经革命战争锻炼、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人民解放军所组成,这其中也包含了前身为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在王震将军的继续带领下,全体兵团人发挥“南泥湾精神”,向荒漠进军。

  艰苦创业,这一兵团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兵团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得到弘扬。

  据兵团军垦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解放初期为了支援新疆工业建设,王震将军动员全军指战员节衣缩食,将每年两套单军装改发为一套,一年一套棉军装改成了三年一套,衬衣的翻领省掉,军服口袋四个改成两个,甚至省下口粮用来投入工业。

  为了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兵团选择了条件恶劣的“两圈一线”(“两圈”是指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圈与环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圈,“一线”是指边境线)进行部署,留在了水、电、路三到头的茫茫戈壁滩进行开垦。这一点在当前兵团地理分布图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这首无法考证作者的词在当时的兵团广为流传,道出了开垦时物质条件的贫乏和劳作的辛苦。

  “所谓的‘地窝房’,就是大家在挖坑的时候在坑里留出用做床、桌的土墩和进出的斜坡甬道,用木头拱好屋顶,先盖上红柳或芦苇,最后盖上土。”原石河子政协主席卓秉哲老人回想起当年的光景仍是感叹不已,“有的一家七八口人都住在里面,很拥挤。门都是朝里的,因为一旦积雪门没办法往外推开,更别说扫雪了。”

  然而,兵团人正是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到1952年,兵团前身的驻疆解放军建立农场27个,开垦耕地166.95万亩,建立大中型工矿企业100多家。这不仅解决了自身的供给问题,还有能力对地方发展进行支援。

  虽然此后兵团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但是兵团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在兵团第八师150团附近,记者采访到了负责维护古尔邦通古特沙漠边缘防风阻沙基干林的护林员马晓华。在这里他每天需要行走二三十公里来浇灌树林。

  “这里的林子有380亩,要整个浇完一遍需要半个月。因为离团部比较远,所以一般一次都买上半个月左右的生活必需品。渴了就直接喝浇灌用的井水。”马晓华还表示,他的父亲也是这里的护林员,父亲去世后他便一直守护着这里。“虽然这里的条件很艰苦,但如果没有这片林子,大家的日子会更苦。我们就是被风沙刮穷的。”

  在石河子的“陆家小院”,主人陆立平告诉记者,自己所经营的土地本是一片荒原,而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改善肥力,使之能够种植营养价值高的黑土豆、黑花生、黑红薯等作物,面积也从一亩半到了八亩。

  “1994年的一天,我从马车上摔了下来,肋骨受了伤。但是我还是忍着疼痛,继续起早贪黑开荒,一直忙到腊月廿八。”面对今天每年纯收入10万元的成就,陆立平并没有忘记当时开垦的辛勤付出。

  这是一个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群体

  曾经,兵团因为体制特殊而实行高度的计划指令,被誉为“中国计划经济最后一艘航空母舰”。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兵团选择了调整改革,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为路径,适应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生存。

  “在所有产业中,我们的农业吸引力最大。”面对记者关于“新时期兵团如何吸引人、留住人”的问题,陈家竹充满信心。

  “我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2%,节水灌溉项目覆盖达72%,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兵团发改委主任朱新翔在答记者问时作了进一步介绍,“尤其是我们的节水灌溉,消化了以色列的技术,一年节水量等于6个天池,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朱新翔并不是在吹牛。在参观的过程中,不论是第六师五家渠市的共青团农场,还是第八师石河子市的天业集团,记者都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滴灌技术。

  “原先我们引用以色列的技术,但是成本较高。尤其是我们的水质不够好,还需引进他们的净水设备。”共青团农场政委胡晓江表示,通过企业的自主研发,如今已能生产较低成本、更适应国情的滴灌设备,便于对外推广。

  根据双方工作人员的介绍,如今农场只需要通过地里的传感器就能知道所在区块作物对水分和各元素的需求量,通过物流网的控制实现水肥合一的定向滴灌,极大程度减少了人力的投入。

  另外,天业集团所展示的膜下滴灌水稻田可亩产836.9公斤,旱地种植、近一米高度的长势都让同行的各位对水田插秧、稻子不过膝盖的传统水稻种植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准格尔牧业仅用6名员工操作自动感应挤奶器对全牧场奶牛进行取奶的方式更是颠覆了记者们之前对人工挤奶的刻板印象;还有随处可见的大型采棉机也让大家叹为观止。

  农业现代化解放出了剩余劳动力,他们正转向第二、三产业进行就业。而兵团不少企业也正朝着新型工业化、产业多元化的目标迈进。

  在共青团农场的唐庭霞露酒庄,生产葡萄和酿制葡萄酒只是最基础的部分。通过设置500个精品小酒庄和部分主题场馆,企业将葡萄酒历史、制造工艺流程、品酒文化推广等集旅游、观光、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项目综合化发展。

  而第八师的兵农园果蔬有限公司则在自己的葡萄园推出了采摘项目,同时结合球类、烧烤等活动搞起了农家乐,职工收入比过去翻了一倍。

  在十二师,面对产能过剩的汽车行业,天恒基国机汽车文化城主打文化牌、体验牌、服务牌,在引入4S店的基础上开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汽车博览中心、汽车主题酒店、体验式赛车道、主题公园、汽车酒店等等,可以同时满足顾客买车、修车、办理手续、休闲娱乐等多重需求。

  与产业变迁相适应,兵团也适时进行城镇化建设,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到目前为止,兵团14个师已有7个在师部所在地建成城市,兵团第一座城市石河子就是在一片荒漠上建成的。

  除了师部形成中心城市外,很多师的下属团场也因地制宜,建设有楼房的新社区。第十二师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北面,为了衔接乌鲁木齐城市功能的拓展,三坪农场在交通便利之处建设保障性住房,同时配套建好幼儿园、医院、商城等设施。

  同时,为了便于农民劳作,农场开设来往农地和社区间的公共汽车,在农场附近设工作间方便职工存放劳动工具。另外,考虑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农场为职工每年发放430元钱的交通补助和910元钱的物价综合补贴。

  在第六师一〇二团的“晋泽苑”小区,上海老知青朱兰生高兴地向记者表示,1963年毛泽东提出“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没有人相信会真的实现。而今,他和老伴通过平房的置换拥有了一套近80平方米的楼房,当上了“城里人”。

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延伸阅读)
长在南泥湾,屯垦在天山
变化的面貌,不变的使命(记者看兵团)
责编:柴逸扉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