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情系澜沧江(旅途上的感动(13))

尹 婕 周向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25日   第 07 版)

  图为远观澜沧江
  于观明摄

  毫无疑问,如今的平坡已经随着小湾电站2008年底开始的蓄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今天,我要敬澜沧江一杯酒。”站在雄伟的澜沧江大桥上,66岁的云南省保山市水寨乡平坡村村主任李光明语气深沉地说。李光明居住的平坡村是澜沧江上著名的兰津古渡所在地。享誉千年的霁虹桥横跨江的两岸,成为南方丝绸古道进入保山前往印度的重要枢纽。这条延续了2000多年的古道如今已被现代发达的交通替代,而在李光明眼前,另一条直通太平洋的海上大通道就要成为现实。“以前做梦也想不到,在我这一生中还可以看见大轮船从家门口驶过,一直可以到达曼谷呢!”他双眼放光,激动不已。

  李光明6年前就做出了不离开平坡的决定。虽说由于蓄水,他家的8亩多地将被淹没,但他执意不离开澜沧江。目前,平坡村已有47户人家将迁往芒宽的敢顶,那里的教育、交通、信息、经济都比平坡强多了,而身为村主任的李光明和另12户平坡人选择留下。“说实话,心里就是舍不得这条江和这片土地。”

  小湾电站蓄水之后,昔日的兰津古渡沉入水底,延续它生命的是一个水面宽达300多米的新码头,而霁虹桥也得以重生,一座替代霁虹桥的崭新的澜沧江公路大桥已经在高出水面76米处建成了。同时,大瑞铁路将通过平坡,另一座大型的铁路桥也将跨越澜沧江出现在公路大桥前200米处,这样两座大桥就像两条彩虹悬挂在神奇的澜沧江上空,仅这景致就让人无限向往了。随着码头、铁路、公路这三维立体交叉的大戏在平坡上演,这个身处澜沧江峡谷的小村落必将成为人流物流汇聚的大码头。平坡,这个昔日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之地将得以重现人间,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如今的平坡,随着江面不断放宽,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空气变得更为清新湿润,整个澜沧江两岸已是面貌大变。

  “我从小就是听着澜沧江的波涛声长大的,怎会舍得离开平坡呢!”李光明看着眼前的这条大河,若有所思。但他同意大儿子一家到敢顶去建设美丽的新家园。他说,人各有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好。

  作为世界上第六大河、亚洲第二大河的澜沧江,在保山境内的流程达116.5公里,径流面积也达到了3164平方公里。它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而来,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全长4880公里,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汇入太平洋。这条名副其实的国际大河用它博大的胸怀养育了1亿多人。

  “俗话说,靠山吃山,江边人当然要靠江啦!我在码头边上搞农家乐,这里有山有水有人气,绝对不愁没财气。”李光明对他的生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打算。“我们永远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这条滋润了我们的家园、改变了我们命运的母亲河!”李光明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情系澜沧江(旅途上的感动(13))
指尖上的旅行日渐风靡
原汁原味长辛店
访孙子兵法诞生地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