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

小特作物成“云农”新名片

陈云芬 傅怡婷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16日   第 02 版)

  云麻栽培利用研究给农民带来实惠

  云麻、红花、红梨……近年来,这些规模不算大,但颇具优势的云南特色作物,在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下,正成长为颇具竞争力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新名片,显现出勃勃生机。

  云麻 科研领先具备话语权

  说到工业大麻,大家不必“谈虎色变”,它是毒性成分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大麻品种,并不具备毒品利用价值,相反还全身是宝,其纤维、种子、茎秆等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经过批准可以合法种植和产业化开发利用,在造纸、纺织、建材、工业用油、功能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用途广泛,是近年来颇具竞争力的新型特色生物产业。

  在云南,麻类研究可谓风生水起,在国家层面具备了相当的话语权。20余年来,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刻苦攻关,工业大麻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研究步入了全国领先行列,选育出的“云麻1号”、“云麻2号”、“云麻3号”、“云麻4号”和“云麻5号”5个高产、优质,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工业大麻品种,其毒性成分四氢大麻酚含量均低于0.3%,是国内目前仅有的5个通过品种审定(鉴定)的工业大麻品种。这些品种各有所长,已成为云南工业大麻的主栽品种。如“云麻1号”纤维薄而柔软,易脱胶,云南工业大麻种植中90%以上种的都是该品种。

  建立国内收集保存种质资源最多的大麻种质资源库,起草了“工业大麻品种类型”等地方标准和检测规程,研发出大麻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在全省公安禁毒部门推广使用,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麻类研究的不断突破,让这一古老的作物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红花 绚丽绽放促农增收

  在云南红花种植中,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红花品种独占鳌头,在全国红花主产区新疆,有80%的红花品种也是来自于该所。回溯云南红花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是支撑产业崛起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来自52个国家的4700多份红花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性、利用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省农科院经作所红花团队创制出一批无刺、高红色素或黄色素、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高的红花种质材料,选育出4个优质的红花新品种。其中,“云红一号”红色素含量最高,红色素色价18.3,而本地老品种仅为4.6;“云红二号”、“云红三号”为花油两用型品种,适应性好;“云红四号”耐盐碱、耐旱,花籽产量高。在巍山、攀枝花、元谋等地的试验示范中,“云红二号”等3个新品种平均亩产值均在2000元以上。科技支撑下的云南红花,不但在省内绚丽绽放,还在新疆、甘肃、四川等地大面积推广。

  “红花虽然只是区域性小作物,但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可不小。”据了解,红花推广的区域大多数是贫困边远的山区半山区,干旱少雨,土地瘠薄,种植其他作物经济效益较差,而种植红花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红花虽小,但发展前景广阔。通过科技提质增效,云南红花将扬优势显特色,成为促农增收的新经济增长点。

  红梨 高原果业走出国门

  8月,云南红梨成熟了。深受国际市场青睐的高端果品“滇之红”牌云南红梨,肉质细嫩、滋味甘甜,依然是市场新宠。

  选育出自主知识产权云南红梨品种的是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20多年来,省农科院园艺所针对云南资源丰富但优良品种匮乏,商品水果整体质量差,果品出口类别少且数量不足的制约“瓶颈”,不懈创新,从收集引进的国内外114个砂梨新品种中筛选出“95-2号”、“云红梨32号”、“云红梨35号”3个早(中)熟红梨品种,并从云南特有的红色梨资源中精心选育出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晚熟地方特色品种“云红梨1号”。

  随着红梨科技的不断突破,“滇之红”牌红梨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示范基地获欧盟良好农业、英国零售商协会全球标准、中国良好农业等多项认证,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在省内,全省红梨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已推广20余万亩,占全省梨面积的30%左右,示范带动全省2.2万多户农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农户直接收入累计达3.27亿多元,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

  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云南红梨由原本面临被市场淘汰的本土水果一跃为出口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端果品。目前,已成为推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名片的云南红梨,正不断壮大着远销海外的“云果”天地。

富了民 睦了邻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开幕
小特作物成“云农”新名片
首个国家级咖啡产品实验室建成
出入境旅客验放量超过60万人次
责编:孙懿 邮箱:rmrbhw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