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

【第八十四课】

职责(汉语教室)

殷 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08日   第 05 版)

  责,篆体写作(见图左),从貝,朿(见图右)声。《说文》:“朿,芒也。”指植物茎秆上的刺,如麦芒。“责”为形声字,以贝为形、朿为声,会意如芒在背,责任在身。

  貝,背也。“貝”有两义:一指背。貝常以背面示人,左右两面都是背面,故貝以背为音。如“责”与“负”。负,背负,负责。债字从责,叫负债、背债、债务。其二指价值。《说文》:“貝,海介虫也。”这种虫出生时原本是一种软体皮囊,皮囊上不断地分泌出一种液体,边分泌边介化,逐渐形成两瓣贝体。贝体形成了,皮囊上的分泌物耗尽了,仅剩一皮囊蜗居在贝壳里,被人称为“窝囊废。”有人遇到烦心事时自认“窝囊”。但智者看到的却是另一面。他们认为:小小的海介虫,出生时本无贝,父母也未给它房子。是它自己尽其一生的劳动和自强不息的付出,给自己营造了舒适的居室,由虫变成了贝。并让人们拾回家去当作装饰物和礼品,如婴、贤、贡、赞、贺、赠、赐、赏、赢等。于是,智者将贝作为市场交易的信物——货币。如品质、质量的质,贸易的贸,贾商的贾等等,都包含贝。以上两种观察贝的着眼点,叫观点;愚者与智者两种价值取向,叫价值观。

  《说文》:“责,求也。”“求”字有二义:一是本义,用皮毛做的裘;一是披着用草做的蓑衣,如芒刺背,激励自己去求取(即捕获、获取)野兽的皮毛。要想求取裘衣,必先披蓑衣,用艰苦和艰险去获取。所以,责任是一种求取,求取也是一种责任。

  认一认,比一比:

  贝、背,朿、芒,如芒在背、责,求、裘、蓑,观点、价值观。

中秋诗词牵动海内外的你我
教古诗 写诗乐
职责(汉语教室)
美丽的家乡
我想做中国的媳妇
妈妈像只小蜜蜂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