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一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萌萌的雍正动态形象配上萌萌的文字,深受公众喜爱,在网上引发热议。
如今,微博、微信、手机自助导览……一系列的移动应用,让“指尖上的博物馆”大出风头,也拉近了大众和文物的距离。
欣赏文物也时尚
清代《雍正行乐图》记录了一个真实而又生活化的雍正。在这套行乐图中,雍正皇帝的形象有山间题诗的文人、手拿钢叉斗猛虎的勇士、松间抚琴的雅客、身披蓑衣独坐船上的钓者、仙风道骨立于悬崖边的道士等。
故宫的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制图技术,对《雍正行乐图》进行了“改造”,制作出动态版的《雍正行乐图》。故宫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动态版《雍正行乐图》并没有歪曲事实,而只是让图片动起来而已,让雍正皇帝变得更鲜活些。正是因为如此鲜活,其阅读量已达80万余次,网友们纷纷点赞,好评如潮。
制作动态版《雍正行乐图》,可以说是创新之举。这种创新,不仅让静态的《雍正行乐图》及其主人公更加鲜活起来,也让人们有兴趣对画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去做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首先就是要令其走进公众的心里。
率先推出语音导览服务的广东省博物馆,在微信导览方面一直精益求精,至今已上传约450个音频文件。不久前发布的《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中,广东省博物馆还提供了中英双语微信语音导览,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在微信语音导览未上线之前,使用手机设备进行的免费个性化自助导览——二维码导览,就率先在各大博物馆推广开了。如今的展厅中,随处可见一边观展一边用手指点击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观众。据统计,仅国家博物馆今年“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二维码扫码数量就超过了41万次,最受关注的作品——梵高的《柏树》,一幅画就获得1.7万次的扫描。
可见,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的展品增加了延伸阅读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博物馆用事实告诉大家:欣赏文物也可以时尚。
各具特色的设计
各大博物馆推出的移动服务并非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了各自藏品和地域文化,突出亲民,更显特色。
“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恭候你的‘微’服出访!”今年元旦,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微信公众服务号——“微故宫”。据悉,“微故宫”目前已有144个重要建筑的语音导览和近千件专馆藏品的相关介绍。故宫博物院“微故宫”团队负责人于壮表示,推出“微故宫”概念,是致力于打造故宫官方“微”形象,以“微”服务见“大”故宫,打造具有亲和力的故宫形象。“‘微服出访’这个词也是充分结合了故宫皇家文化的特点,鼓励大家揣着‘微故宫’前来体验故宫文化的魅力。”他说。
此前推出的浙江省博物馆微信平台,还在“文创服务”中设置了“音乐在线试听”功能。这是因为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古琴33张,其中不乏珍贵的唐琴和宋琴。2008年底,博物馆邀请著名古琴家为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两张唐琴录音。相关人员表示:“古琴音乐的在线试听,是我们博物馆微信平台的特色。”
永不落幕的展览
心仪的展览没来得及看怎么办?现在,不用再为这个问题发愁了。虚拟展厅为观众敞开了“参观”博物馆的大门。
基于照相技术的三维虚拟展厅真实还原了展厅现场,比起以往的三维建模技术,具有画面真实、开发周期短、费用低、跨平台应用、跨浏览器等天然优势,观众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参观,点击展品图片了解展品详细信息。与此同时,这些信息也都可以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一键分享。展览期间,观众可以预览展厅现场,合理安排参观计划;而在展览结束之后,观众依然可以虚拟参观,不断回味参观体验,大大地延续了展览的生命力。
更为方便的是,微信语音导览信息在展览闭幕后仍供查询,无论是在展厅现场,还是身处远方,有兴趣的朋友都能够通过微信“阅读”博物馆,即使已落幕的展览依然能欣赏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表示,博物馆除了长期陈列之外,其他展览都有一定的期限,尤其是对外合作的展览,长则1年,短则数月。因此,当展厅中的展览闭幕后,网站上的专题网页就是“永不落幕的展览”——“观众不仅可以在网上回首近两年来我们举办过的‘启蒙的艺术’、‘瓷之韵’、‘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等展览,同时对于没有看过这些展览的公众来说,在网上弥补缺憾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观览方式。”他同时也认为,尽管新技术的应用扩展了观览的时空范畴,但还是不能完全替代观看原作的震撼。要完全感受艺术品的魅力,还需走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