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亲情中华·欢聚金边”文艺晚会在柬埔寨金边钻石岛歌剧院完美落幕。自此,历时14天的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东南亚巡演圆满收官。
从印尼泗水到巴厘岛、雅加达,从马来西亚亚庇到柬埔寨暹粒、金边,艺术团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华族同胞的热烈欢迎。艺术团不仅带来了歌声与欢笑,带来祖(籍)国亲人的关心和问候,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谊与交流。
不变的是一颗中国心
“福建的乡亲们,你们有眼福了!‘亲情中华’艺术团为大家带了福建高甲戏。”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无论是在印尼、马来西亚还是柬埔寨,很多华族同胞祖籍都是福建。在印尼,有近400万祖籍福建的乡亲。针对这一情况,艺术团出行前专门从福建调集了两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节目:提线木偶剧和高甲戏。
“在这里能看到福建演员用闽南话演出,真是太亲切了。”在马来西亚亚庇,已是第三代福建籍侨胞的黄秀娟高兴地说。
艺术团此行的观众中,有很多华族同胞已经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了。但是,不变的是那颗中国心。
印尼侨胞黄建辉的曾祖父是光绪三年下南洋来到印尼的。黄建辉说,祖父和父亲都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好中文。牢记祖训的他即便在外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在家自学中文。凭着这份爱国情怀,他翻破了几本中文字典。现在,年已花甲的他加入了一家华文报纸,义务做记者,坚持用中文写稿件。
在黄建辉身边,像他这样心系祖(籍)国的华族同胞大有人在。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协会副主席黄振文也是为了学好中文翻破了几本中文字典,《我和我的祖国》黄振文随口就能唱,而且清楚地记得歌词。看完艺术团的演出后,黄振文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亲善联谊贯四海,情系神州满胸怀,中外一家亲如故,华族文化传千代。”
架起文化传承的桥梁
此次艺术团的行程中有一个特别之处:在印尼,演出中有6个特别嘉宾——参加拍摄《下南洋——起航吧,少年》真人秀的6名少年。他们乘坐无动力帆船重走先辈的海上丝绸之路。整个行程历时60天,途经中国南海,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的10多个城市,6名少年得以亲身体会先辈下南洋的艰辛。
在抵达泗水后,6个少年只有一天时间准备节目。在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学生的帮助下,他们学习了《智取威虎山》、《穆桂英挂帅》等戏曲片段,并在当晚“亲情中华”的舞台上与新中三语学校的华族同胞小朋友们同台表演,引发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中华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在印尼这片土地上散发出芬芳。
中华文化的传承,是艺术团所到之处华族同胞的共同愿望。
在巴厘岛,一位80多岁、坐着轮椅的老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剧场。“我想听到家乡的声音,也想让我的子孙们了解中国文化。”老奶奶说。
在马来西亚亚庇,12岁的黄静宜在看完“亲情中华”的演出后,迟迟不肯离去。喜欢声乐的她说:“我想跟老师们学唱中国歌曲。”
“隔山、隔水,隔不断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正如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陈迈所说,艺术团所到之处,不仅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也能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
见证中外友谊的发展
在为海外侨胞送上亲情大餐的同时,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亲情中华”艺术团也见证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情。
艺术团在印尼演出时,恰逢印尼建国69周年和中国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艺术家们在慰藉同胞乡情的同时,也为印尼友人带来了特别的礼物:唢呐演奏家侯彦秋为热情的印尼观众即兴吹奏了一曲印尼民歌《哎哟妈妈》;歌唱家陈俊华则用印尼语演唱了印尼现任总统苏西洛作词作曲的歌曲《宁静》和印尼民歌《梭罗河》。这一演唱给了印尼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在场的当地政要都情不自禁地轻轻跟着哼唱。在巴厘岛,巴厘省省长及夫人甚至上台与陈俊华用中文合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引起全场欢呼。
在马来西亚亚庇,当地华社特制了直径近一米的月饼。艺术团的演出开始前,专门举行了迎中秋、尝月饼的仪式。亚庇福建会馆主席兼沙巴马中联谊协会名誉会长、拿督叶参太平局绅在致辞中指出,中马两国建交今年已经历40个岁月,此次文艺表演也是一种讯息的传达:我们将继续加强两国友谊关系,进一步推进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了解。
在柬埔寨金边钻石岛歌剧院演出时,有3200座位的剧院座无虚席。演出开始前,我驻柬埔寨布建国大使致辞指出,中国侨联开展的“亲情中华”主题活动对弘扬中国文化、联络侨胞感情、促进中外友好意义重大。柬埔寨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啟秋在致辞时也表示,“亲情中华”文艺演出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展示了天下华人一家亲、展示了中柬两国文化交流的强大活力。
艺术团的东南亚之行结束了,不过,那些有关乡情和友情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