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记:
1990年,李勇逸作品入选美术展览而崭露头角,表现出不凡的绘画天赋。但他深知中华文化艺术之博大精深,更知一位艺术大家的成功终将要靠作品说话。他决心回避闹市、不务虚名,殚精竭虑、追求艺术真谛,拜访名师、孜孜以求。他长年埋头于艺术与中华文化研究,不辞辛苦地到黄土高原等地写生,从大量的写生生活中获得创作资源、营养、灵感与精神。这一沉潜就是20余年。
2013年,李勇逸先生创作的梁家河系列山水画作品问世,立即引起业界关注。这批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20余年沉潜之成果,其笔墨功力之深厚,已渐臻佳境;画面磅礴大气、沉雄厚重,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幻化出之意境,及内涵之丰富,体现出他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现实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深刻体悟与观照;题材内容中充盈的崇高精神与思想之当代性,反映出他的时代担当感、责任感。
当下,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变革时代,这个时代就是需要一批肯于舍弃小我,追求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之大我的仁人志士;在重拾中华文化兴盛的光荣与梦想的历史时期,更是需要一种敢于奉献、默默追求的精神与品质。从李勇逸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亮点。
——主持人
近日观看了著名实力画家李勇逸一个特别画展——梁家河系列山水画作。让人顿生许多审美感受。李勇逸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主攻山水,兼绘人物与花鸟。以我的审美体验,我们眼前的“梁家河系列画作”的问世,把人情与现实作了更深入的,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解读,使他的心性作品到达了一种人生艺术创作的高度。
在当今社会浮躁之气的大背景下,李勇逸没受任何影响,而用心如止水的平静心态默默地续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来耕耘着笔下这份黑白分明的“土地”。据说,李勇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已N次到陕北写生,一去就与当地老乡们打得火热,拉家常,谈历史,建立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次“梁家河系列画作”的问世也有很引人入胜的故事。2013年春节,当人们在过大年之时,李勇逸几经碾转,到达梁家河。当天,老天爷就以降温相威胁,第二天就铺天盖地下了一场大雪。李勇逸原本只是在那待上一段时间,完成自己原定的对陕北山水的写生任务。可这场雪给李勇逸带来的不只是写生作品的收获,更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
敬畏,来自对自然的敬畏
欣赏李勇逸“梁家河系列画作”,或许要从他创作思想谈起。陕北的山水在一般画家眼里就是荒野,没有生机。可李勇逸不这么认为,正是因为这片荒野的土地,才有惊人的审美发现。荒野具有古朴、静谧,同时具有生命的张力。古人眼里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状态,会让人在自然面前顿生敬畏之心。李勇逸的“梁家河系列画作”起码表达了画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创作思想的凝炼,对生活元素的思考,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探索。
老子在《道德经》中曰:“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万物的生与灭都有其自然规律。李勇逸画作中体现的是道法合流的人文精神,自然界中山水之所有自己的美,就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在《岁月》画作中,画家把自己的笔墨集中在用传统笔法,用大雪的幽静来烘托出山体的走势,或隆起,或凹陷,或回环,或陡峭,或平缓,把人生与历史轨迹通过这不经意的画笔墨染的技法,把见仁见智的自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不管人们以何种思维方式观看,都有一种出神入化的审美享受,虽然远方已被风云和山体遮住视线,却让人产生光明联想和充满更加开阔的憧憬与期待。然而,作品不仅止于此,而是在作品左下角,用鲜明的笔触展示了一盘石碾,这使作品更深化了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文气息,使生命的壮美在这得到含蓄的赞美与歌颂。李勇逸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逐步深入到自然内部向意识层面去探索的思维方式,难道不是画家对自然敬畏的最好表达吗!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这样用现代人意识派生出来对大自然的敬畏,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艺术语言的。
凝炼,来自对创作思想的凝炼
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从中可以感受到无穷无尽富有灵性的图式,或雄浑旷达,或劲峭奇峻,或恬淡静穆,或空灵飘渺。在“梁家河系列画作”中,李勇逸从山水画的规律中把蕴藏在其中的自然元素加以综合集结,用自己的创作思想来规范自己的审美取向,从而形成李勇逸独特的创作风格。即一见画面,不看题款就知道是李勇逸的手笔,而不是出自他人之手。《梦想之路》把高矗的山峦与远山相照应,在茫茫的雪地中有一条弯弯曲曲、坎坎坷坷的人行踪迹。山峦由雪覆盖的山体突部和凹陷部而错落斑驳,把近山的秀美与远山的朦胧都摆在了读者面前,这就是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展示的笔墨表现力之美,富有情绪点线支撑着中国造型的思维法则。然而,在李勇逸画作中,除了让读者看到了山水画自然之美,不只停留在笔墨技巧上,而升华到创新思想的凝炼,把道路诉说给世人听:世界上没有平坦而笔直的路可走,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在艰苦卓绝的行进中,才能到达光辉胜利的顶点。画作意旨十分明确而有针对性。美术作品大凡能引起人的审美共鸣,应该是创作思想的凝炼,它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画作在画家心灵深处迸发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原动力,体现在那一笔一墨的自然认知和情感。中国画的“意”与“境”在有限幅面中不是漫无目的组合排列,而是有主有次,有重有轻,有高有低,有浓有淡,有穿插有过渡地对自然形态的刻画,把情感充分注入到要表达的地方。正如医学治病中的“靶向疗法”,真正让读者心灵中的需求得到优质的文化满足!
思考,来自对生活元素的思考
在“梁家河系列画作”中,显然流露出画家对生活元素的思考。李勇逸虽出生在江苏徐州,因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中国画且专工山水,这无疑给李勇逸深入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为了写生,为了“高于生活”,在陕北的荒漠山野一呆就是两个月,风餐露宿,也在所不辞。“梁家河系列画作”中,最具生活气息、满含生活元素的应该数《瑞雪祥兆梁家河》,此画不仅大篇幅地通过对陕北梁家河的地貌特征进行了清晰明了的定位,整幅画面苍茫,笔墨的视点都运用了写实与幻化的手法,使画面具有共同审美目的:幽情远思,如睹异境。似梁家河的绘画造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梁家河山水,因为它包涵了画家率真的情与景。那几排稍带红色的拱圆建筑,使我们联想到延安的窑洞,联想到窑洞里生活过的人,带领我们正迈向“中国梦”的征程途中。情感的注入使画作的现实主义、爱国主义、自然主义和民族精神得到凝聚与升华。情景是审视大自然主观情思的象征,取陕北之景的无穷之趣,营造胸中之丘壑。一幅成功作品的创作,经过周密思考,是对爱国情怀的回馈与感恩。
有人认为,画山水画通过中国水墨表现不如去看摄影作品。在我看来,中国山水画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它通过画家本身的天分、经历、学养,并由勤奋思考决定的,这也是中国水墨画的艺术价值存在并传承的客观现实。
纵观李勇逸的画作,觉得非常安静,也非常干净。安静来自作品动态中的静谧,干净来自作品洗炼的笔触,层次分明的水墨,意境纯朴真诚,是天分与努力的结合体!
(本文作者为中国文化报原主编、著名作家)
主持人:李树森
电话:010-65363425
E-mail:haiwaiban@126.com
人民书画艺术网
www.people-art.com.cn
北京九州金台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