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三有”政委郑文春(人物特写)

本报记者 徐元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19日   第 02 版)

  听说记者要采访他们政委,武警昭通支队的战士们打心眼里高兴,“是该好好写写他”。

  抗震救灾中,政委郑文春之所以让人信服,靠的是“三有”:有节义、有头脑,还有情怀。

  有节义

  “指挥员就是现场的标杆和旗帜”

  8月3日,鲁甸地震后15分钟,武警昭通支队集结完毕开赴龙头山镇。中途道路阻断,头顶上有落石,脚底下是滑坡,郑文春第一个往前冲。战士秦伟说:“那场面是人都害怕,政委从来都说‘跟我上’,不说‘给我上’!”

  带领50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在龙头山镇老街搜救了一天两夜,5日一早郑文春主动带队转战八宝村,“镇上救援力量多了,要让‘盲点’的群众尽快看到希望”。

  震后,一座房子垮下来,要进去搜救,得从后墙打洞钻进去。危房面前,郑文春没有犹豫:“我有经验,让我来。”

  战士们大多是“90后”,没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场面。秦伟说:“指挥员就是现场的标杆和旗帜,你往后缩就没人向前。”

  郑文春的兄弟们都是好样的!他们有的把绳子拴在脚踝上,爬进断壁残垣里搜救,有余震战友们赶紧往外拽;有的手指磨出了血,轻伤不下火线……

  有头脑

  “抗震救灾要科学,不要盲目”

  “同样是房屋倒塌,救援却各有不同。”郑文春告诉记者,要分3类情况:整体倒塌的,先找知情人判断被埋者的位置,然后打洞往下挖;一层垮塌房子挫下来的,在四周寻找孔隙;对摇摇欲坠的危房,要做好支撑等简单固定。

  当兵以来,郑文春大大小小的地震救援参加过8次,他认为救援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头脑。

  “一路行军明间距,观察警戒要先行;遇有峭壁靠山走,遇到缓坡往上行”,这是武警昭通支队安全防范的一段口诀。“抗震救灾要科学,不要盲目。”郑文春说。

  驻地在“无灾不成年”的滇东北山区,昭通支队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警地互联”的信息共享平台,5分钟内就能接到灾害信息;支队有完整齐备的各类灾害处置预案,突击力量、增援力量、机动力量各司其职;战备落实到位,有单兵作战背囊也有应急物资库,有事时“伸手就拿,抬腿就走”。

  正因如此,地震后15分钟昭通支队就投入了救援,在鲁甸抗震救灾中率先挺进震中。

  有情怀

  “只要他在,我们就觉得心安”

  震后三五天,郑文春看到有些群众坐着发愣,赶紧安排支队的“流动文化车”,到安置点里放电影。

  抗震救灾,郑文春怕小战士心里有阴影,就有意识在路上说些轻松话题,夜里谈谈心,最紧张的前几天,他每天平均睡两三个小时。

  抢险救灾中,他没忘了做好“宣传队”:鼓励群众生者坚强,“灾后重建还要靠大家”。

  支队干部股长卓明全介绍,平时郑文春到县里中队检查工作,一定会去食堂看看。他常说“一个炊事员,顶半个指导员”,看不上眼的,郑文春就动手示范——切菜做饭他有一手。

  昭通支队平时抢险救灾任务重,近3年来就有8次成建制地出动。郑文春在每次出发前都做动员,归来时都有一个简单隆重的欢迎仪式,让同志们既有荣誉感,又有归属感。

  卓明全说:“再危险的任务,昭通支队里也没有退缩的官兵。”

云南永善发生5.0级地震
鲁甸转入灾后过渡安置阶段
“三有”政委郑文春(人物特写)
中国与东盟将首办摄影季
科技让云岭农业展新姿
《佤部落》将巡演全国
责编:石畅 邮箱:cnshich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