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了7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专家认为,7月份新增贷款低于市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和房地产调整是有效贷款需求下降主因。剔除特殊基数、季节效应等因素后,7月份主要金融指标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7月新增贷款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以及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环比缩水逾六成,创2009年12月以来新低;社会融资规模下滑明显,7月仅为2731亿元,比上月减少了1.69万亿元,环比下降86%,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7月份金融数据的回落,与基数效应、今年6月份“冲高”较多以及数据本身的季节性波动等有关。当前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
该负责人表示,从人民币贷款看,一是今年6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冲高至1.08万亿元,7月份的季节性回落就较去年更为明显。二是在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的背景下,有效贷款需求没有过去那么旺盛,6月份贷款大幅冲高消耗了较多的高质量贷款项目储备,金融机构需要一些时间来补充。三是7月份存款季节性下降较多,存贷比有所上升,金融机构相应调整贷款的投放进度。四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1个季度上升,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有所加大,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特别是对一些信用风险集中暴露的地区和领域的贷款投放更为谨慎。
调整信贷结构更迫切
“目前从银行间市场利率来看,整体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信贷扩张能力没有问题,较低的信贷可能在于银行风险偏好回落,导致融资需求与放贷意愿之间存在不匹配。”浦发银行宏观分析师曹阳表示。
专家认为,在实际利率水平稳中有降的背景下,人民币新增贷款创下历史新低,反映出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但同时也说明,在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时,决策者不再一味“花钱买速度”,盲目投资金、上项目,而是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棚户区改造、高铁、基础设施以及民生项目等的投入,着力改善信贷结构,助推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7月份的信贷数据反映出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社会总需求仍旧偏弱。”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这与宏观经济方式转变紧密相关。下半年以来,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一方面政府融资平台的综合性贷款需求在下降,未来要转型;同时,房地产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银行信贷投放相对谨慎。而在其他新兴领域,贷款投放还未见十分明显的起色。这些因素同时作用造成了7月份银行信贷、社会融资量的下降。
不能把宝都押在花钱上
“未来的改革将由增量式的改革变为存量式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认为,过去地方政府直接推动的开发都是增量性的,造成了产能过剩。“增量空间已经差不多了,要开始进入到存量调整的阶段。”
在经济增长乏力时期,按照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一味地实施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加大传统制造业、中低端产业投资力度,已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银行信贷“后遗症”。专家指出,产能过剩导致了银行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加大了信贷风险。运用信贷杠杆加快消化、整合及淘汰过剩产能已势在必行。应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对存量贷款移位优化,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支持,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只有让资金以合理的价格对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及大量活跃的中小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才会提高。
多数机构预计,未来货币政策的基调依然是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货币信贷仍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全面宽松仍不可期,定向调控有望继续延续。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闫敏表示,下半年整个货币政策调控的思路将以定向调控为主,可能不会出台总量的全面的刺激政策,大规模发行货币,定向调控的思路主要仍将体现在结构调整优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