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涉及
◆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 董事会制度
◆ 混合所有制
◆ 纪检工作
8月11日,青海省宣布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意见,此前,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多地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也已出台。
上月,国资委宣布在所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开展“四项改革”试点。按照规划,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纪检工作四项试点同步铺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6家中央企业纳入首批试点。
除试点外,其他央企的改革早已陆续展开。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央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其能否通过改革打破旧的运转机制,迎来新的发展活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瞄准的都是改革的难点
在分析人士看来,首批央企改革试点,既非“盆景”,也非政策洼地,而是要为改革实实在在的探路。目前的改革,瞄准的都是改革的难点。
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告诉记者,这几项试点主要是“企业自己做不了的”,所以由国资委来推动,而改革本身,也是政府放权的体现。例如,董事会制度改革,意味着企业的一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将由董事会选,而不是像之前那样由国资委选聘,明显的缩小了政府权力。
事实上,目前正在进行的央企改革,除了国资委推动的试点外,央企自身也有诸多举动。在混合所有制、定价机制等多方面,都有破冰之举。
例如,在混合所有制方面,今年5月,中石油宣布将公开转让旗下即将成立的东部管道公司股权,而且是将数百亿资产全部转让。专家认为,这是中石油的“主动应对”,迈开了自身改革的步伐。
而在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明确新建的淮池铁路开通运营后,货物运价将市场调节,这是国内首次放开铁路运输价格。多年没有大变化的客运运价也开始出现改革的迹象,例如高铁票打折等。
● 摸着石头过河很重要
与全面深改的许多方面一样,央企改革也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双管齐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的改革方向都比较明确了,但是改革具体如何操作是不确定的,一定要先做起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许保利坦言,改革不是讨论出来的,无论政府还是央企,都需要去主动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改革在中国的各领域改革中,总是最先改革的领域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6家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成为国企改革乃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标志。而这次的央企改革试点,同样选了6家企业,时间点则是35年后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现在和1978年的改革的重大差别是,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许保利表示,当下需要“一企一策”,而不是“一刀切”。
● 企业抛“绣球”迎接新活力
在许保利看来,各大央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探索意义可能更大。
“中石化不缺钱,缺的是活力。”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希望引来可以帮中石化拓展业务空间、带来增值的投资者,通过混合所有制把国有经济搞活。
中石化抛出了千亿元的“绣球”。其公布的改革细则显示,将拿出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30%股权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当然,中石化也对投资者设置了七大“门槛”,包括需要与中石化实现优势互补等。
来自市场的分析认为,国企“行政化”特点明显,垄断地位导致经营效率低下,以及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等原因,使得这次的改革可谓“箭在弦上”。
即使在首批试点中没有对纪检工作列出试点,各公司的改革也已在悄然进行。
8月6日公布的一批央企领导人员任免情况中,包括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国电、鞍钢集团、大唐集团、中国华电等多个企业的纪检工作负责人,都不再担任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这意味着他们将不再分管其他业务,专注于纪检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