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谭文瑞:活着是美好的,工作着是美好的

本报记者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08日   第 10 版)

  1985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前夕,谭文瑞(左一)和青年编辑王咏赋(左二)等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组版。

  谭文瑞作品集

  谭文瑞与夫人在北戴河疗养。

  7月29日下午3时,人民日报综合楼报告厅,正准备听“互联网与新闻媒体融合”讲座的中高层干部首先听到的是一个意外的消息——社长杨振武沉痛地告诉大家,当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谭文瑞同志,于7月29日5时15分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2岁。全体与会者一齐起立,为谭文瑞同志默哀,以表达对他的哀思和崇高敬意。

  静立俯首,我有片刻恍惚,采访谭老的那个下午仿佛就在昨天。从斜阳明丽到暮色缓缓潜入屋内,畅谈两个半小时的谭老毫无倦意。他对社会公平、正义一以贯之的追求,对新闻工作葆有的新鲜触觉和热忱,让我心生敬意。当时,他是那样的思维清晰、感触敏锐、举止灵活,怎么可能骤然离去?

  

  做有正义感、为民请命的文化人

  去年3月的那个下午,谭老虽然身材消瘦,却衣着整洁雅致,镜片后的眼睛顾盼有神,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说起话来表情生动、抑扬顿挫。我惊叹他一点不像90岁的人,他笑道:“我一身都是病,不信,我拿病历给你看?”

  首先谈到他的祖籍新会,那是个历史上名人辈出的地方,梁启超就被称作“梁新会”。可惜现在新会变成了江门市辖下的一个区,而江门,昔日不过是新会县辖下的一个镇!他对这种割断历史和文化的更改显然颇有不满。他家属于来自北方的客家人,曾祖父在新会做过诸如修堤等等的善事,祖父当过小官吏,也做生意。

  谭老出生在广州,是五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在教会学校读书期间,他大量阅读鲁迅、邹韬奋的文章,立志做一个像他们那样富有正义感、能为民请命的文化人。因为当时燕京大学没有法律系,本想学法律的他选择了新闻系。新闻学本身内容不多,涉及到的学科却可以是无限,于是谭文瑞养成了无书不读的习惯,常常由一个作者的一本书延展到其他好几个作者。鲁迅文章中驳斥什么人,他就去看那个人的书,对比着看观点,认真思考。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在正规课程的要多得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被日本人封闭,几个月后才在成都复校。谭文瑞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不作为非常失望,他积极参加争取民主自由的学生运动,其主编的《燕京新闻》因大力报道大后方学运,在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

  1945年毕业后,他进入较开明的《大公报》,1948年初参加《大公报》香港版的复刊工作,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做情报工作。

  1949年回到内地。1950年,《大公报》的老前辈范长江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征调这位印象颇深的小同事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

  谦逊自言“一事无成”

  1979年1月1日,广播里传出声情并茂的《告台湾同胞书》,行文半文半白,有如家书一般亲切,不再用“解放”、“蒋匪”等词汇,声明停止金门炮轰——“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这充满人情味的诚挚话语以及如今早已成为现实的通航通邮、旅游参观等富于前瞻性的主张,就出自谭文瑞笔下。谭老却说这是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他仅仅是“起草”。

  三中全会后,高层对很多问题看法改变。过去一直以为我们仍处在战争年代,邓小平却认清这是和平发展时期。虽然都是霸权主义,但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时隔多年,谭老仍清晰地意识到,《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党的政策的划时代的改变,而这一转折是和改革开放紧密相关的,是全局中的重要一步。

  1985年,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的谭文瑞参与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创建,并担任第一任总编辑。他将之作为新闻改革的契机,要求编辑记者在保持党中央机关报的立场、格调基础上,适应海外读者的习惯和接受水平,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宣传我们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祖国的新面貌,传播他们所关心的各种最新信息,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力求办得生动活泼。要放开一点,选材、标题和《人民日报》有区别,不要长篇大论,文字情趣要符合海外读者的口味。面目清新的海外版果然引得海内外读者瞩目,成为无数海外游子竞相传看的“家书”、心系故园的纽带。

  1986年,在人民日报总编辑任上,谭老为适应全面改革、开放及读者对扩大信息的需要,更好地体现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发挥它的功能,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办出自己的特色,又力促《人民日报》发动一次新闻改革。

  在人民日报社工作40多年,从编辑、记者、评论员、国际版主编、国际部副主任做到总编辑,赴朝鲜战场采访、编几千块版面、撰写上千篇通讯、国际评论、札记,参与众多政府文件和工作报告的起草,陪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各国,当选十三大党代表,业余翻译约翰·斯柏尔的《他所知道的马克思》、艾伦堡的《暴风雨》、贝尔逊的《我们的街》……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功成名就,可谭老却谦逊地用弘一法师集录的两句古诗“一事无成人已老”、“一钱不值何消说”轻轻带过。他更在意的是饱含自己心血的近千首讽刺诗,看重中国作协为他这位老会员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60年荣誉证书”。

  “打油诗”呈爱国心

  “一束玫瑰花,刺多花不大,有人喜欢它,有人讨厌它。喜欢的,献给你;讨厌的,由它骂。”这首灵巧俏皮的《多刺的玫瑰》,是谭文瑞1981年出版的诗集《多刺的玫瑰》的代序,充分显露了他开朗开放的性格。

  他的本名,远不如笔名“池北偶”那么响亮。

  很早以前,他就深为苏联作家爱伦堡以杂文笔法写就的国际评论着迷。1956年,他心血来潮,以讽刺诗替代编后札记,对国际时事做活泼评点。打油诗不方便用编辑部的名义,需要起一个笔名,于是便借清代王士祯的《池北偶谭》之意定名“池北偶”。谭通“谈”,又是他的姓。从此,世上多了一个“池北偶”,那些深刻犀利、幽默有致的讽刺诗,和华君武、丁聪、方成等著名漫画家所配的漫画一同见诸报端,陪伴着《人民日报》的读者在愉悦中得到知识和教益。

  改革开放后,他将讽刺之刃指向国内,官场贪腐、商场奸诈、文场歪风、市井俚闻、城乡新事等悉收眼底,不仅勾勒出当时的世情风气,许多诗作今日读来依然具警醒意义。比如《分工》:“此人称‘公仆’,名实不相符。一家两口子,有个贤内助。丈夫当清官,倡廉又反腐;妻子开后门,专门收贿赂。分工做搭档,赃款有进路。老婆若出事,老公装糊涂。”再如《我是他》:“掌握官印戴乌纱,想要干啥就干啥。甘心情愿受监督,检举控告全不怕。笑骂任由他笑骂,并非廉洁胆量大。管与被管同一人,他是我来我是他。”一字一句咀嚼,读得出他对字句、韵脚的锤炼,还有忧愤之下,他对人民的大爱。

  这种诗配画的形式,因其体例和特殊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受到读者的由衷欢迎和中央领导的肯定。胡耀邦在作协会上谈到,文艺创作要多种形式,比如毛泽东的格律诗,还有个池北偶写的打油诗。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吕德润看到温家宝很喜欢池北偶的作品,将一本2007年出版的诗配画作品集《世态万象》送给温家宝。温家宝回信说:“他们针砭时弊、讥弹世态的诗画,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也给时代留下鲜明的印记。他们的目光是尖锐的,爱憎是鲜明的,在喜怒笑骂中表现出对国家和世界命运的关心,体现了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诗人袁鹰评价道:“兴到落笔,诙谐风趣,既有时代色彩,又有文学韵味。字里行间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激愤,自始至终充沛着一股堂堂正正的凛然正气。”

  挥手从兹去 萧萧班马鸣

  当时已90高龄的谭老,阅读和思考仍紧扣着国家的脉动,他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也常看报纸杂志上有关社会现实的文章,“思考一下中国的发展应该是怎样的路径”,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考量。

  他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社会主义报刊的改革之路。他说:党报不单是党的喉舌,还是党的耳目,首先应该反映民意,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内容“可读、可亲、可信”,引导而不是左右舆论。党报既要有效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能正确传递各种最新信息,发挥舆论监督的应有作用。他很想与人合写一本探讨党报之路的书,但精力不够了。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思考诗歌的发展。由唐诗到元曲,本来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后来被新文化运动打断,一下子变成了散文断句般的新诗,难以记诵。谭老喜欢元曲,特别是反映社会问题的散曲,对格律有要求,又不那么僵硬,不用太多典故。他最服膺启功、聂绀弩和杨宪益用古体诗格式写现代生活的功力,只觉常读常新。

  谭老还有个未完成的心愿,就是翻译一套从古罗马、希腊到现今的各国名人演讲。这当是一部人类智慧的菁华,能清晰标注我们走过的路径。可惜这个庞大的工程,如今永远也无法由他来实现了。

  在报社同仁眼里,乐观、随性、可爱的谭老是个和蔼可亲、毫无架子的总编辑,大家总习惯地称呼他“老谭”。他热爱色彩斑斓的人生,曾说,活着是美好的,工作着是美好的。这从他对北戴河的感情中也可见一斑。他希望将来把自己和夫人的骨灰合在一起,撒进北戴河的海。因为就在北戴河,他与英语、法语流畅的张子仪共度蜜月,结成终身伴侣。一生中,他们多次到北戴河一同看海。去世前不久,他若有所感,又一次坚持去了那里。

  在他留给子女的《生前告嘱》中,谭老写道:去世后丧事一律从简,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连走,他都走得如此清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谭老驾鹤西归,留给我们很多,耐人寻味……

  (本版照片均由徐建中摄) 

谭文瑞:活着是美好的,工作着是美好的
非常好声音
责编:刘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