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年轻观众看《雷雨》为何哄堂大笑

郑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08日   第 08 版)

  话剧《雷雨》剧照

  中国话剧史上 “悲到让人无从流泪无从释然”的悲剧《雷雨》,向来被视为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也是北京人艺的一道金字招牌。对于曹禺先生的剧本加上人艺演员的表演功力,向来少有挑剔之声。然而,最近北京人艺在面向大中学生进行该剧的“公益场”演出时,却引起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

  “公益场”变成“爆笑场”,让饰演“周朴园”的杨立新——这位一向温和儒雅的人艺老演员也发火了。当晚谢幕后,他在后台对该剧导演顾威表示“这戏没法演了”。第二天在微博上连发5篇微博,讲述了当天演出的现场状况,字里行间充满着愤怒与失望。

  “原以为这样一个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惨烈的悲剧,会打动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今天的学子们。令人惊诧的是随着台上剧情的发展,人物关系渐渐暴露,舞台下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台上进入了角色的演员们非常的不适应,努力调整表演的幅度仍然有很多台词被笑声淹没。”

  “繁漪和大少爷周萍的乱伦关系;四凤怀了大少爷的孩子3个月了;周冲跑到四凤家里表示爱慕……乃至于周朴园向周萍明确指出:‘不要以为你同四凤同母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彻底揭开了兄妹乱伦的残酷事实的时候,台下仍然是笑声阵阵。”

  5条微博一发,立刻引发强烈反响。有人怒责年轻观众缺乏文化修养,亵渎经典。有人认为,观众之所以笑,应该从演员和剧本来找原因,也许是舞台僵化的表演、台词的语境都已经和时代有了“代沟”。两种观点交锋,各有各的道理,愈演愈烈,最后竟然演变成一场喧腾的大讨论。

  有一种说法认为,因为《雷雨》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异,其故事的背景是民国时期,与现代社会背景脱节;其人物是资本家和仆人、工人,与普通百姓身份差异极大,由此不易被当下的大中学生接受。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事实上,由于选段进入中学课本,《雷雨》剧本常年来一直是最为普及的中文作品之一。不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对《雷雨》故事的背景是耳熟能详的。在熟稔剧情、明知其是个悲剧的情况下,还哄堂大笑,这恐怕不简单是经典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如果因为时代背景、人物身份与当代有差异,就没法欣赏经典,那么莎士比亚盛行了几百年的经典作品不可能今天还如此受欢迎。

  那么是年轻人的艺术修养不够?正如前所言,国内学生,尤其是北京的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在学校里基本都学习过、赏析过。再说到那天的公益场,能到公益点排长队买票、不惧酷暑跑到剧场看戏的,大多是热情而淳朴的戏剧爱好者,甚至是戏迷,绝不是图便宜又素质低的学生。如果这样的学生没能接受舞台呈现出来的作品,也许说明的问题是——北京人艺对《雷雨》的表现方式需要反思。

  当晚看过话剧的观众“Smiley_Li”就在微博留言称,在他看来,观众的哄笑是由于表演之滑稽。另一位观众“jldirac”说:“我认为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过去的剧本或者说台词,放在今天有些额外的意思。有的句式和词的用法,通过舞台的夸张,显得很不自然。但是不能认为学生们不严肃,不知好歹。”

  实际上不只是观众,某剧评人在看完此版《雷雨》后也表示失望:“创作者们一面没有给观众留出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另一面却在毫无节制地拿出一堆堆无用的表演‘手段’来强迫观众进入他们的戏剧情境。四凤的小碎步、抑扬顿挫到夸张的语调、捶胸顿足的使劲儿、‘让天上的雷劈了我吧’这句念白时故意喊劈的嗓子……都并不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反而会在台下莫名出戏。”

  从某种意义上说,话剧《雷雨》遭遇笑场并不是坏事。经典应该有自信,观众也应该有底气。年轻观众的审美阐释若能使不同时代的经典获得一种全新的定位,这何尝不是经典的价值所在。

文明 经天纬地 照临四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再现甲午大海战
年轻观众看《雷雨》为何哄堂大笑
责编:郑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