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马立安,美国学者、诗人、翻译家。自1995年起,马立安开始在深圳开展人类学研究,旨在梳理成立最早以及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特区——深圳日新月异的文化景观。马立安现阶段的研究着重于后社会主义城市化的文化逻辑,变动中的城市的创造性文献,文学翻译,以及一直处于进行状态的与胖鸟剧团的合作项目。最近,马立安正带头在白石洲推进社区公共艺术项目“握手302”。
20年前的深圳市区还有农田和原生的林木,那时上海宾馆是一个明显的边界。上海宾馆以东是“市里”,上海宾馆以西既不是“市里”也不是“郊区”,而是一块“等待未来”的片区。
“等待未来”是怎样的景观呢?概括地说,就是卡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一片过渡区。当年的中心公园是个典型。沿深南中路的那块是一个有人行道、广场、长椅等设备的公园,也有一些从外地或外国进口的景观树。走在那里你会有时光倒转的感觉,仿佛回到改革开放前的年代。在这些“等待未来”的片区中,“城中村”是一种更特殊的类型。
1995年我做博士论文时,从美国来到深圳市,住在深圳大学边上的粤海门村。这个村和深圳大学之间没有隔墙。据说深大第一任校长上任很长一段时间,深大校园是没有围墙的。但我来的时候已经有了,只是这个村子还没有被隔开。我当时还没意识到我住在“村里”。
那时到罗湖和福田叫“进市里”,好像南头不是深圳的市区。没有地铁,公共汽车大概只有两路,间隔时间很漫长,而且收车很早。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坐私人经营的绿色小巴士。我慢慢地走遍了上沙、下沙、沙嘴、沙尾,认识了新洲、皇岗和水围这些村子。我才知道深圳市里还有农村,而这些村,就像我住的地方一样,有城市生活的设施和条件,而不久前居民们还是农民户口。在空间形态上,我的印象中,这些村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世界,常常让我联想到“移民”这个词。
我的专业是文化人类学,对于人类学研究者来说通常的研究对象总是不同于自己的文化、族群和社会。刚来不久时曾经最引我关注的一个称谓是“老深圳”这个词。这个词通常是指从1979年—1990年这段时间来深圳且获得了稳定的职业和深圳户口的外地人。这个词不会用在原住的村民身上,也不会用在“打工仔”身上,即使他们可能已经来了很长时间了。我看到的“深圳人”似乎只是属于有城市户口的“老深圳”和将会变成他们的“新深圳”,虽然从来没有这个词。“深圳人”潜在的内涵是排除了原住的村民和外来的蓝领。
“深圳人”内涵的改变或许是进入21世纪之后开始的。伴随着大量加工业离开了深圳“市区”,撤到二线关外甚至是深圳以外,深圳市的产业转型开始。这个转型改变了两种人群:首先白领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原来的农民洗脚上田成了有城市户口的市民。而房地产业勃兴,让拥有一套住房变成了“深圳人”的标志。因此即便你是打工者,你如果能买一套房子,你依然可以视自己是“深圳人”。有没有户口倒是次要的,但这个新的改变其实依然是用排他法来定义的,这次用的是房子。
在这次产业转型中,福田“等待未来”的片区迅速崛起为新的城市中心。10年左右的时间,在福田我们再也看不到农田和原生或者次生的植物,一切都被人为的规划和建设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城中村”经历了自发城市化和强迫城市化。前者是不断增高增密的握手楼;后者是握手楼被拆除,变成玻璃幕墙的更高的大厦群。
我曾经目睹了深南大道一侧的田面村和蔡屋围村的改造。新的高尚住宅区、国际学校和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落户其间。随后的渔农村、岗厦村的改造被称为创造“新土豪”的运动。原住的村民因其握有土地资源而不再被排除在“深圳人”之外。
今天福田“等待未来”的过程在我看来似乎还没有结束,因为还有“城中村”正等待被强迫城市化。新的多中心的城市CBD(中央商务区)仍然有可能会出现。未来的深圳超越多伦多和渥太华甚至纽约变成世界级大都市都是可能的。只是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会不会依然有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问题纠结在我们的内心:还要过几个20年,深圳人才无须用排除法来定义自己?